观音莲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观音莲
拼音注音
Guān Yīn Lián
别名
海草
英文名
Widened Microsorium
出处
出自《峨嵋药植》
来源
药材基源:为稀子蕨科植物稀子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
原形态
陆生蕨类,植株高达90cm。根茎横臣或斜伸,粗短,顶部有棕色短腺毛。叶簇生;叶柄长25-50cm,腹面有纵沟,幼时密生棕色短腺毛,后渐脱落;叶轴及羽轴均疏生棕色生腺毛,叶轴上常有一卵形芽苞,褐绿色;叶片膜质,狭卵形或三角状椭圆形,长30-45cm,宽18-36cm,四回羽状细裂;一回羽片10-15对,近对生,有柄,狭卵形,第1对羽片最大,长14-24cm,宽8-12cm;二回羽片约15对,互生,有短柄,狭卵形至披针形,长4-7cm,宽1.2-2cm;三回羽片8-10对,互生,具短柄,斜长圆形,长6-8mm,宽5-6mm,两侧各有1-2个有尖头的裂片;叶脉羽状,侧脉在裂片内分叉。孢子囊群小,圆形,生于叶背小脉的近顶部,无囊群盖。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500-1600m的沟谷密林下或山沟灌木林下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粗短。表面棕色,横断面可见黄白色维管束。叶柄长25-40cm,直径约3.5mm,禾秆色,草质,密被锈色的腺状毛;叶片三角状长圆形,长25-40cm,宽18-30cm,四回羽状细裂,膜质,褐绿色;叶轴及羽轴有锈色腺毛,叶轴中部以上常有1-3枚珠芽腋生于羽片基部。孢子囊群圆而小,近顶生于小脉上。气微,味微涩。
化学成分
全草含稀子蕨内酯(mukagolactone),稀子蕨素(monachosorin)A、B、C。
性味
微苦;平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痛。主风湿骨痛;跌打伤痛;疝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1.《峨嵋药植》:治刀伤。2.《广西药植名录》:叶:治跌打,下水,治疝气。3.《广西植物名录》:全株:清热祛湿,活血散瘀。治跌打。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辞典》:观音莲
拼音注音
Guān Yīn Lián
别名
海草(《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
《峨嵋药植》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左右。根状茎粗而横走,鳞片三角形,显筛孔状,棕色。叶近生;叶柄租,长10~30厘米,褐棕色,无毛;叶片羽状深裂,长30~40厘米,宽20~30厘米;裂片线形,长7~15厘米,宽3~4厘米,钝头,边缘微波状;叶纸质,绿色,叶脉明显,细脉网状。孢子囊群小形,星点状散布叶下,有时融合;孢子两面形,平滑。
生境分布
生林下或溪边湿地。分布于西南、华南及台湾等地。
功能主治
①《峨嵋药植》:"治刀伤。"
②《广西药植名录》:"叶:治跌打,下水,治疝气。"
③《广西植物名录》:"全株:清热祛湿,活血散瘀。治跌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狗蹄
- 高山大戟
- 甘露子
- 木瓜
- 贵州花椒
- 扭筋草
- 柠条花
- 鬼箭锦鸡儿
- 狗头骨
- 葱叶
- 高山芹根
- 柑
- 痢止草
- 皂角菌
- 革质红菇
- 糯米
- 牛皮草
- 锅粑
- 牛胆
- 桂竹糖芥
- 扭序花
- 连香树果
- 油茶花
- 万年青花
- 苍山黄堇
- 鬼臼叶
- 鸽粪
- 腽肭脐
- 牛肉
- 茅栗叶
- 菰根
- 龙舌兰
- 乌榄树皮
- 南瓜蒂
- 枸骨根
- 牛鼻
- 鹳骨
- 柠檬桉果
- 牛心补
- 土玉桂
- 锅焦
- 乌榄仁
- 牯牛卵囊
- 牛耳大黄叶
- 羊屎果树皮
- 牛肠
- 金雀根
- 高山金挖耳
- 南瓜
- 小广藤
- 水栀
- 鳜鱼胆
- 甘青青兰
- 骨螺
- 牛脾
- 广西十大功劳
- 高山唐松草
- 光叶石楠
- 牛肚
- 南烛叶
- 柠条子
- 公英叶风毛菊
- 高山望
- 无爷藤
- 绿绒蒿
- 豌豆
- 甘蔗皮
- 满树星
- 广豆根
- 高粱泡
- 桂木根
- 柠鸡儿
- 过江龙子
- 瓶耳小草
- 五味草
- 牛奶浆草
- 通骨消
- 干贝
- 狗肉
- 伽果
- 皋芦
- 柠檬
- 小棕皮头
- 牛皮
- 鸽肉
- 万年藓
- 硇砂
- 南烛子
- 决明子
- 桑椹酒
- 木虾公
- 毛蜂子
- 钩栗
- 瓜蒌
- 楠材
- 拟缺香茶菜
- 牌楼七
- 川桂皮
- 野洋参
- 南蛇藤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