栘依
《*辞典》:栘依
拼音注音
Yí Yī
别名
酸多李皮、多衣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茎皮及叶。初春取皮,晒干。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5~10米。小枝粗壮,幼时有黄白色绒毛,渐脱落,红褐色或紫褐色。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或稍有浅钝锯齿,下面密生黄白色绒毛;叶柄长约1厘米,密生绒毛。花3~5朵丛生于小枝顶端;花梗短粗或近于无梗,果期伸长,密生绒毛;花白色,直径2.5~8厘米;萼筒钟状,外面密生黄白色绒毛。梨果较大,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3厘米,萼裂片宿存;果柄较长。
本植物的果实(栘依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野沟边、溪旁或灌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
酸涩,凉。
功能主治
消炎,收敛,接骨。
复方
①治大面积烧伤烫伤:栘依树皮熬膏外擦。
②治骨折:栘依鲜树皮和叶捣烂外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无患树皮
- 牡丹皮
- 山白果
- 石莽草
- 稷米
- 藤壶
- 苦楝子
- 黄芩
- 藤槐
- 水杨木白皮
- 树扁竹
- 杜梨
- 尖叶唐松草
- 旱田草
- 猪肉
- 棕榈
- 上树咳
- 生姜
- 西瓜子仁
- 芸薹子油
- 天萝水
- 薄荷露
- 鱼脑石
- 红梗草
- 鳡鱼
- 枳茹
- 小发散
- 野罂粟壳
- 乌蛇卵
- 洋金花
- 黑种草
- 多斑紫金牛
- 黄花远志
- 鯮鱼
- 黄花蔷薇
- 小九节铃
- 刺石榴
- 牛筋果
- 刺葡萄
- 三叶金锦香
- 白药
- 大枣
- 四川澄茄子
- 山黄皮
- 裂叶崖角藤
- 柠檬
- 碧桃干
- 黄藤叶
- 林背子
- 毛柴胡
- 鹿蹄肉
- 女菀
- 青竹标
- 圣罗勒
- 野冬菊
- 眼睛草
- 鹅掌上黄皮
- 天浆壳
- 山胡椒根
- 四照花
- 云母石
- 厚朴
- 黄花木
- 黑鳞大耳蕨
- 蔓草虫豆
- 太白三七
- 马唐
- 海马
- 百里香叶杜鹃
- 冬菇
- 大地柏枝
- 神仙掌花
- 棉团铁线莲
- 小金发藓
- 糠油
- 南酸枣
- 敦盛草
- 浆包藤
- 味牛膝
- 峨参叶
- 桑叶汁
- 甜瓜皮
- 硫黄菌
- 小叶榕
- 水芙蓉
- 海蕴
- 狗牙花
- 羊骨
- 山地豆
- 鳗鲡鱼血
- 苦艾
- 罗勒根
- 云南冻青叶
- 刺莓果
- 绿萼梅
- 大叶桉果
- 香樟叶
- 土当归
- 綟木
- 水冬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