栘依
《*辞典》:栘依
拼音注音
Yí Yī
别名
酸多李皮、多衣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栘依的茎皮及叶。初春取皮,晒干。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5~10米。小枝粗壮,幼时有黄白色绒毛,渐脱落,红褐色或紫褐色。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全缘或稍有浅钝锯齿,下面密生黄白色绒毛;叶柄长约1厘米,密生绒毛。花3~5朵丛生于小枝顶端;花梗短粗或近于无梗,果期伸长,密生绒毛;花白色,直径2.5~8厘米;萼筒钟状,外面密生黄白色绒毛。梨果较大,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3厘米,萼裂片宿存;果柄较长。
本植物的果实(栘依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野沟边、溪旁或灌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
酸涩,凉。
功能主治
消炎,收敛,接骨。
复方
①治大面积烧伤烫伤:栘依树皮熬膏外擦。
②治骨折:栘依鲜树皮和叶捣烂外敷。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野木鱼
- 石花
- 铁树叶
- 七叶莲
- 梓树
- 草木王
- 蕨
- 蓝花茶
- 黄栎
- 狗肝菜
- 褐带环口螺
- 臭草
- 鸡肫草
- 土香薷
- 鸡脚莲
- 石蝴蝶
- 木槿花
- 匙叶五加
- 苔菜
- 石腊红
- 黄杨根
- 小果卫矛
- 雷丸
- 白勒
- 湖北麦冬
- 刺果苏木
- 搜山虎
- 观音竹
- 香桂皮
- 哈蟆油
- 大叶马尾连
- 香阿魏
- 紫香薷
- 黄毛山牵牛
- 赤瓟根
- 长瓣金莲花
- 牛耳枫根
- 牛耳枫
- 金鱼藻
- 牡蒿
- 桑椹
- 三裂叶犁头尖
- 金丝猴
- 假刺藤
- 黑面叶根
- 华凤仙
- 黄缅桂
- 厚叶川木香
- 云南金莲花
- 杠香藤
- 山玉兰
- 鬼柳树
- 桂花枝
- 沙蓬
- 豹子眼睛果
- 丝棉木
- 锦线镖
- 南烛
- 土瓜
- 牛毛七
- 家独行菜
- 苦蒿
- 鸭舌头
- 牛膝茎叶
- 苦楝寄生
- 黑果
- 多花猕猴桃
- 马勃
- 革叶茴芹
- 蟛蜞菊
- 甘草梢
- 臭牡丹
- 蜜蜂房
- 桃花
- 鹅掌楸根
- 冷蕨
- 黑穗石蕊
- 地蜂子
- 华东瓶蕨
- 过山枫
- 鹅掌楸
- 鹰爪花根
- 白降丹
- 黄桷根
- 赤胫散
- 蕤仁
- 石笔海胆
- 黄皮叶
- 海鹞鱼
- 海金沙草
- 山桃树皮
- 滴滴花
- 小扁草
- 马草
- 三枝枪
- 马骨
- 地柏树
- 凹裂毛麝香
- 鹄油
- 榕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