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皮树菌
《中华本草》:剑皮树菌
拼音注音
Jiàn Pí Shù Jūn
别名
宽棱针层孔菌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簇毛木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ellinus torulosus(Pers.)Bourd.et Galz.[Fomes torulosus(Pers.)Lloy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簇毛木层孔菌 子实体侧生,无柄,木栓质至木质,扁平,(5-8)cm×(7-16)cm,厚8-25mm。盖面黄褐色,后期变为灰黑色,有较宽的同心环棱;边缘钝,生长期间膨大并有绒毛,后期变薄。管口面色较暗,生长期间带有紫色;管口圆形,每lmm间5-6个;菌管多层,但层次不甚明显,每层厚2-3mm,锈褐色,后呈咖啡色。菌肉与菌管同色,有环纹,厚5-10mm。刚毛多,披针形,(20-32)μm×(5-7.5)μm。孢子无色,近球形,光滑,直径5μ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栎类的树干基部。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浙江、江西、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圆形,长径7-16cm,短径5-8cm,厚8-25mm。表面黄褐色或灰黑色有较宽的同心性环带,边缘有毛。管口面咖啡色或微带紫色,管口圆形,每1mm间5-6个。纵切面可见菌管多层,每层厚约3mm,但层次不甚明显。木质。气微,味淡。
功能主治
补血。主贫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小叶眼树莲
- 蜥蜴
- 泡花子
- 槐胶
- 金钩如意草
- 母猪半夏
- 马蹄细辛
- 阴香根
- 蝶兰
- 显脉罗伞
- 山香圆
- 莲须
- 蜜柑草
- 白对节子叶
- 花木通
- 嫁(虫戚)
- 莳萝子
- 巴戟天
- 树头发
- 朝鲜崖柏仁
- 小朴松实
- 疳积药
- 木通
- 东紫堇
- 白土茯苓
- 楼梯草
- 狗骨节
- 核桃青龙皮
- 姬蕨
- 薄叶黄芩
- 金榭榴
- 柳兰叶风毛菊
- 半边钱
- 山香草
- 跌打老
- 了哥王
- 金刚口摆
- 毛轴铁角蕨
- 柳白皮
- 桦革裥菌
- 排骨灵
- 吴茱萸根
- 朴树果
- 望江南子
- 楮树根
- 金银花露
- 秋海棠果
- 羊髓
- 茅栗
- 铁包金
- 石笔海胆
- 矮陀陀
- 柿漆
- 青箭杆草
- 南烛根
- 西瓜根叶
- 蝲蛄石
- 大花细辛
- 枇杷花
- 细叶香桂
- 太白参
- 绛梨木叶
- 小齿锥花
- 刺齿凤尾蕨
- 野猪肉
- 大薸
- 薏苡根
- 蓬子菜
- 土香榧
- 木天蓼子
- 茳芒
- 竹卷心
- 白毛鹿茸草
- 天泡子
- 地钱
- 帽辫七
- 浙皖粗筒苣苔
- 鸡骨柴
- 腐卑
- 蒲葵
- 栀子根
- 密叶天胡荽
- 索骨丹
- 复羽叶栾树
- 密纹薄芝
- 吊岩风
- 柳杉
- 八楞木
- 断线蕨
- 建兰根
- 刺楸
- 野拔子
- 太白贝母
- 野猪外肾
- 蘘草
- 小六月寒
- 亮叶冬青
- 野绿麻
- 吉林乌头
- 柯蒲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