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骨莲
《中华本草》:龙骨莲
拼音注音
Lónɡ Gǔ Lián
别名
水龙骨、子母莲、野藕。
英文名
Rhizome of Bornet Cowlily,Bornet Cow lily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贵州萍逢草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uphar bornetii Levl.et Van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细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
贵州萍逢草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卧,白色,有螺旋状排列的黑色叶迹,根纤维状。叶漂浮,草质,圆形或心状卵形,长6-8cm,宽4.5-7cm,先端圆钝,边缘波状,基部弯缺深达全叶片的1/3,两侧裂片靠拢或重合,上面无毛,下面微有柔毛且密布点状突起;叶柄细长,扁而中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萼片5,花瓣状,黄色,广卵形,长约2cm,宿存;花瓣多数,宽线形,先端凹隐,长约6mm,宽约2mm;雄蕊多数;子房上位,卵形,花柱极短,柱头有12个缺刻。浆果含多数种子。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池沼、水塘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贵州等地。
性味
甘;苦;微寒
归经
脾经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主劳伤虚损;阴虚发热;盗汗;外敷
用法用量
内服:30-6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龙骨莲
拼音注音
Lónɡ Gǔ Lián
别名
水龙骨、子母莲、野藕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为睡莲科植物龙骨莲的根茎。全年可采。
原形态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卧,白色,有螺旋状排列的黑色叶迹。叶漂浮,卵形至广卵形,长约8厘米,宽6~8厘米,先端圆,全缘,基部深心形,质厚,两面光滑无毛,下面密布点状突起;叶柄细长,扁而中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萼片5,花冠状,黄色,广卵形,长约2厘米,宿存;花瓣多数,矩形,先端凹陷,长约6毫米;雄蕊多数;子房上位,卵形,花柱极短,柱头有12个缺刻。浆果。种子多数。
生境分布
生于池沼、水塘。
性味
性凉,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治痨伤虚损,有滋补清热之功。
复方
治阴虚弱痨:鲜龙骨莲根(去须)二两,炖肉吃,早晚各一次。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芦子
- 防风花
- 千里光
- 沙芥
- 鸡眼草
- 水田七叶
- 长节耳草
- 化香树果
- 矮茎冷水花
- 青天葵
- 八股绳
- 廉姜
- 小青杨
- 蟋蟀
- 榆蘑
- 牛蒡茎叶
- 毛果小甘菊
- 通脉丹
- 雀梅藤叶
- 铁钉菜
- 鸬鹚翅羽
- 榕树果
- 山橿根
- 玉米
- 松寄生
- 龙船花
- 鷃
- 菜豆树
- 黑骨蕨
- 大鱼鳅串
- 省沽油
- 锈钉子
- 鹅胆
- 香蕉弄蝶
- 水芹
- 百两金
- 钓竿柴
- 耳水苋
- 乌蔹莓
- 银背藤
- 鹿血
- 野茶子
- 雀头血
- 艾纳香根
- 蝙蝠葛
- 鹌鹑
- 透骨香根
- 阿尔太多榔菊
- 罗甸沟瓣
- 蝙蝠草
- 秋海棠
- 龙涎香
- 峨参
- 铁脚威灵仙叶
- 萆薢
- 离根香
- 鱼草
- 大叶黄杨根
- 鹿肉
- 桂子
- 橄榄根
- 五味草
- 山橙叶
- 油柑虫节
- 莴苣
- 滇茵陈
- 臭梧桐
- 龙须草
- 天脚板
- 龙胆草
- 白背三七
- 红花青藤
- 雀榕根
- 鸡翔草
- 青丝线
- 野漆树
- 矮人陀
- 灯台菜
- 透茎冷水花
- 蛇含石
- 狗脑
- 小花梾木
- 附子
- 萝卜防己
- 雀舌豆
- 甜瓜皮
- 通光散
- 木锥花
- 雁肪
- 山姜
- 楹树
- 铜绿
- 桃枝
- 小无心菜
- 海蛇
- 龙利叶花
- 蜀漆
- 青脚莲
- 石榴皮
- 通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