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叶变豆菜
《中华本草》:皱叶变豆菜
拼音注音
Zhòu Yè Biàn Dòu Cài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皱叶变豆菜的带恨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icula chinensis Bung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5-75cm。根茎短,侧根细长。全株无毛,上部分枝。基生叶叶柄长6-18cm,基部有透明的膜质鞘;叶片圆形、肾圆形至宽心形,长2-3cm,宽3-5.5cm,3浅裂,中间裂片宽倒卵形,先端钝圆,基部楔形,上部边缘3浅裂,侧面裂片2裂,上面绿色,下面淡紫色,边缘圆锯齿;茎生叶肾圆形,3深裂。花序2-3叉状分枝;总苞片1-2,3,裂,裂片边缘有锯齿;小总苞片线形;雄花2-3;萼齿狭披针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顶端微凹;两性花2-3,无柄;花柱向外反曲。果实椭圆形,无柄,顶端有宿存的萼齿,果幼时基部皮刺短,上部长,成熟后均为钩状的皮刺所覆盖。花果期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岩石边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感冒;咽痛;口疮;疮肿;月经不调;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扶桑叶
- 小柿子
- 大花剪秋罗
- 白千层
- 狗狗秧
- 野桂皮
- 地菍根
- 蛇根草
- 白前
- 高粱根
- 柳白皮
- 骆驼脂
- 小黄鼠狼
- 薤白
- 白花菜
- 钓樟根皮
- 留兰香
- 鹰不泊薳
- 猬脂
- 乌木屑
- 麦刺藤叶
- 凤眼草
- 紫楠根
- 木姜子叶
- 巴茅根
- 黄毛耳草
- 光叶水苏
- 白头翁
- 刺瓜
- 牛嗓管
- 牛耳草
- 月见草油
- 紫荆皮
- 楼梯草
- 黄心果
- 公鱼
- 何首乌
- 牛胆参
- 火炭母
- 越王余算
- 桃树根、茎、树皮
- 华南毛蕨
- 峨眉石凤丹
- 和他草
- 水禾麻
- 掉毛草
- 鸭儿芹果
- 粉绿藤
- 豆梨
- 金线包
- 薄雪草
- 刺玫果
- 水火麻
- 白残花
- 甘蓝
- 竹根七
- 工布乌头
- 水松枝叶
- 鲈鲤
- 南天竹子
- 防已
- 哉果
- 黄秦艽
- 三分三
- 小柳拐
- 冬瓜瓤
- 厚叶旋蒴苣苔
- 六月雪
- 短穗兔耳草
- 黑头草
- 大绿藤
- 乌鳢
- 南瓜七
- 圆果罗伞
- 鹿筋
- 软骨过山龙
- 西南山茶
- 杉材
- 漏斗菜
- 乌桕
- 滇崖爬藤
- 柏枝节
- 降龙草
- 全叶马兰
- 皱巴坚螺
- 坠桃草
- 高原鸢尾子
- 北沙参
- 万寿菊
- 沼生柳叶菜
- 泡囊草根
- 菟丝子
- 挖耳草根
- 浙江七叶树
- 药茴香
- 山茶花
- 秋子梨
- 刺柄南星
- 家独行菜
- 龙牙楤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