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龙草
《中华本草》:降龙草
拼音注音
Xiánɡ Lónɡ Cǎo
别名
秤杆蛇药、浸骨头、冷水草、小梁药、虎山叶、四台花、山兰、散血毒莲、雪汀菜、马拐、牛耳朵、水泡菜、白雌雄草、降蛇草
英文名
Herb of Half-capitate Hemiboea
出处
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降龙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boea subcapitata C. B. Clarke.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降龙草 多年生草本。茎高10-40cm,肉质,无毛或疏生白色短柔毛,散生紫褐色斑点,不分枝,具4-7节。叶对生;叶柄长0.5-5.5cm;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窄椭圆形,长3-22cm,宽1.4-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伸至叶柄的两侧呈窄翼状,全缘,上面散生短柔毛或近无毛,下面无毛或沿脉疏被短柔毛;钟乳体窄条形。花3-5朵密集,稍呈头状,花淡紫红色或粉红色;花序梗长2-4cm,无毛;总苞圆形,直径1.5-2.2cm;花梗粗壮,长2-5mm;萼片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cm,干时膜质;花冠筒长2.8-3.5cm,外面疏被腺状短柔毛,内面基部有一毛环,先端5浅裂,裂片圆钝;雄蕊2,花药顶端连着,退化雄蕊3,中央1个小;雌蕊长约3.4cm;子房线形,无毛,柱头钝。蒴果条形,稍弯,长1.5-2.2cm。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2100m的山谷林下石上或沟边阴湿处。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 降龙草茎叶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时显抗菌作用,对炭疽杆菌和大肠杆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1]。
性味
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
清暑利湿解毒。主外感暑湿;痈肿疮疖;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
《贵州民间药物》:“忌酸冷食物。”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降龙草
拼音注音
Xiánɡ Lónɡ Cǎo
别名
虎山叶、四台花、秤砣蛇药
来源
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植物降龙草Hemiboea subcapitata Clarke,以全草入药。秋后采,洗净晒干。
性味
微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
解毒。用于蛇咬伤,疮疖。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降龙草
拼音注音
Xiánɡ Lónɡ Cǎo
别名
秤杆蛇药、冷水草
出处
《湖南药物志》
来源
为苦苣苔科植物降龙草的全草。秋季采。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基部伏地,有须根。茎四棱形,近光滑或微有细毛,有棕黑色斑点。叶对生,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6~10厘米,先端尖,基部渐狭,下延至柄的基部呈狭翼状,全缘,上面散生白色短毛;叶柄长2~3.5厘米。花3~5朵集成近头状;花梗顶生或上端腋生,长2~3厘米,呈2歧分枝;苞片圆形;花萼6裂,裂片披针形,长约1匣米;花冠广筒形,长3~4厘米,稍近2唇状,淡紫红色;雄蕊2;子房上位。蒴果线形,长2~4厘米。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于岩石阴湿处。分布江苏、浙江、贵州、四川、湖南、湖北、陕西等地。
性味
甘,寒,无毒。(一说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止咳,生津。治伤暑,蛇咬,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烂敷。
复方
①治热性腹痛;降龙草水煎服。
②治外伤肿毒:降龙草苗捣烂,敷患处。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香艾
- 香蕉根
- 淡秋石
- 沙冬青
- 番杏
- 油头草
- 雪上一枝蒿
- 香水塔花
- 细叶防风
- 丝棉木
- 漏斗菜
- 雪胆
- 香樟果
- 雪人参
- 雪见草根
- 香橼
- 雪药
- 鰕虎鱼
- 长春花
- 刺瓜
- 莲须
- 铃兰
- 豆梨
- 白花映山红
- 五指毛桃根
- 垂花胡枝子
- 篱笆竹
- 韭菜
- 金钱橘饼
- 马牙半支
- 复羽叶栾树
- 红树叶
- 檵花
- 少花柏拉木
- 假茶辣
- 水黄杨木
- 无患树蔃
- 大绿藤
- 西洋菜干
- 钻地风
- 朝天罐
- 野茉莉
- 锥螺壳
- 山莓
- 药茴香
- 毛蕊花
- 无漏子
- 浙江七叶树
- 象皮木
- 西南山茶
- 毛鬼头伞
- 菊芋
- 皱巴坚螺
- 轻粉
- 鲈鲤
- 旋花
- 前胡
- 榕须
- 野葱
- 叩头虫
- 菟丝子
- 香圆子
- 牛奶树子
- 毛女贞
- 万寿菊
- 武靴藤
- 哉果
- 建兰根
- 假茼蒿
- 野西瓜苗
- 帕梯
- 乌桕
- 留兰香
- 狼把草根
- 胡葱
- 千斤拔
- 石楠
- 毛稔
- 石壁莲
- 杉材
- 毒箭羊角拗
- 乌鳢
- 光肺筋草
- 蒟蒻薯叶
- 转心莲
- 竹根七
- 桃子
- 宽穗兔耳风
- 锈毛络石
- 萱草根
- 芦竹
- 血桐
- 柿子
- 驴脂
- 软骨过山龙
- 杉皮
- 树刁
- 木蜡树根
- 醉鱼草花
- 大萼鹿角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