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脂
《中华本草》:驴脂
拼音注音
Lǘ Zhī
别名
驴膏
英文名
donkey fat
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asin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将驴宰杀后,剖腹,取出脂肪,生用或熬成脂肪油。
原形态
驴,体型比马小,体重一般200kg左右。驴肉的头型较长,眼圆,其上生有1对显眼的长耳。颈部长而宽厚,颈背鬃毛短而稀少。躯体匀称,四肢短粗,蹄质坚硬。尾尖端处生有长毛。驴的体色主要以黑、栗、灰三种为主。中国着名的品种关中驴,体型高大,繁殖力强。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驴性情较温驯,饲养管理方便,饲料粗劣。主要以麦秸、谷草为食,也吃高粱、大麦、豆类。资源分布:中国北部地区均有饲养。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肺;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解毒消肿。主咳嗽;疟疾;耳聋;疮癣
用法用量
内服:酒调,3-6g;或为丸剂。外用:适量,涂敷。
各家论述
1.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2.《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风肿。3.《本草纲目》:和酒等分服,治卒咳;和盐涂身体手足风肿。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驴脂
拼音注音
Lǘ Zhī
别名
驴膏(张文仲)。
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
功能主治
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
①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
②《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风肿。"
③《纲目》:"和酒等分服,治卒咳;和盐涂身体手足风肿。"
复方
①治卒咳,亦疗上气:温清酒一升,驴膏一升。上服之。(张文仲)
②治耳聋:乌驴脂一分,鲫鱼胆一枚,生油半两。上件药,相和令匀,纳蒌葱管中,七日后倾出,每用少许,滴于耳中(《圣惠方》)
③治目中息肉:驴脂、石盐末。上二味和合,令调注目两眦头,日三夜一。(《千金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水伤药
- 岩石羊
- 苏铁叶
- 芒萁骨根
- 蚕蜕
- 大三叶升麻
- 皂荚
- 日中花
- 天仙子
- 车桑仔叶
- 长梗郁李
- 凤尾七
- 青琅玕
- 硬骨凌霄
- 条参
- 普洱茶膏
- 麒麟菜
- 黄杞叶
- 蒲圻贝母
- 莨菪
- 紫弹树枝
- 短毛熊巴掌
- 黄海葵
- 土黄连
- 水泽兰
- 裂叶心翼果
- 灯笼婆婆纳
- 牛角瓜
- 破骨风
- 绣线菊
- 量天尺
- 林背子
- 里白
- 绵毛马兜铃
- 金狮藤
- 费菜
- 滇肉棒
- 土草果
- 獾骨
- 千金花
- 夜交藤
- 东廧子
- 粟米草
- 海木
- 鲨鱼胎
- 鸭脚蓼
- 泡花树
- 大叶花椒
- 青兔耳风
- 毛叶柿叶
- 瑞香花
- 水线草
- 透骨草
- 老鸦柿
- 槲实仁
- 糖茶藨
- 丝绵
- 雉
- 蛴螬
- 野甘草
- 车桑仔根
- 麻鱼胆
- 鳆鱼
- 华卫矛
- 地钱
- 腊梅
- 假连翘叶
- 三轮蒿
- 自消容根
- 铧尖草
- 百味叶
- 落花生
- 实葫芦根
- 两面刺
- 灰凤梨
- 牡蛎肉
- 半枫荷
- 白猪鼻孔
- 黑鸫
- 马尾连
- 猕猴梨
- 盲肠草
- 桃树胶
- 蘘草
- 椎连栎
- 海龟胶
- 越南悬钩子
- 柳枝
- 黄根
- 甘草
- 螳螂
- 北鱼黄草
- 树救主
- 凤尾蕉叶
- 螺厣草
- 过坛龙
- 绿绒蒿
- 石吊兰
- 高山黄华根
- 高梁泡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