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脂
《中华本草》:驴脂
拼音注音
Lǘ Zhī
别名
驴膏
英文名
donkey fat
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asin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将驴宰杀后,剖腹,取出脂肪,生用或熬成脂肪油。
原形态
驴,体型比马小,体重一般200kg左右。驴肉的头型较长,眼圆,其上生有1对显眼的长耳。颈部长而宽厚,颈背鬃毛短而稀少。躯体匀称,四肢短粗,蹄质坚硬。尾尖端处生有长毛。驴的体色主要以黑、栗、灰三种为主。中国着名的品种关中驴,体型高大,繁殖力强。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驴性情较温驯,饲养管理方便,饲料粗劣。主要以麦秸、谷草为食,也吃高粱、大麦、豆类。资源分布:中国北部地区均有饲养。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肺;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
润肺止咳;解毒消肿。主咳嗽;疟疾;耳聋;疮癣
用法用量
内服:酒调,3-6g;或为丸剂。外用:适量,涂敷。
各家论述
1.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2.《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风肿。3.《本草纲目》:和酒等分服,治卒咳;和盐涂身体手足风肿。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驴脂
拼音注音
Lǘ Zhī
别名
驴膏(张文仲)。
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马科动物驴的脂肪。
功能主治
治咳嗽,疟疾,耳聋,疮疥。
①盂诜:"生脂和生椒熟捣绵裹塞耳中,治积年耳聋。狂癫不能语,不识人者,和酒服三升。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三十丸。"
②《日华子本草》:"敷恶疮、疥及风肿。"
③《纲目》:"和酒等分服,治卒咳;和盐涂身体手足风肿。"
复方
①治卒咳,亦疗上气:温清酒一升,驴膏一升。上服之。(张文仲)
②治耳聋:乌驴脂一分,鲫鱼胆一枚,生油半两。上件药,相和令匀,纳蒌葱管中,七日后倾出,每用少许,滴于耳中(《圣惠方》)
③治目中息肉:驴脂、石盐末。上二味和合,令调注目两眦头,日三夜一。(《千金方》)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苞蔷薇根
- 苏木蓝
- 棕榈子
- 球衣藻
- 薜瓣
- 黎豆
- 伞杨
- 矮陀陀
- 牛心果
- 长萼猪屎豆
- 地肤子
- 柱果木榄叶
- 龙舌草
- 大树跌打
- 紫芝
- 乌柳
- 黑塔子根
- 风叶藤
- 岩陀
- 七叶一枝花
- 龙牙楤木果
- 鸡桑叶
- 天麻子
- 矮脚苦蒿
- 巴豆树根
- 鹿角菜
- 白子菜
- 金丝藤
- 琼枝
- 蜂斗菜
- 长果荜茇
- 獭肝
- 刺龙牙
- 人参
- 蒲葵根
- 大花活血丹
- 雀
- 龙葵
- 月季花根
- 排草香
- 鹿角草
- 青蒿囊虫
- 龙须参
- 酸藤果
- 水莎草
- 短蕊万寿竹
- 大木通
- 风花菜
- 黑皮跌打
- 伞花马钱
- 艾虎脑
- 粗皮松萝
- 由跋
- 铺地罗伞
- 独行千里
- 参须
- 干檀香
- 春尖油
- 多花景天三七
- 绿玉树
- 鸡蛋七
- 伤寒草根
- 蚱蜢
- 贯众
- 牛筋果
- 蛇鲻
- 盘龙七
- 雪灵芝
- 括金板
- 乌蛇膏
- 塘虱鱼
- 仙顶梨
- 栾华
- 青活麻
- 蛇果黄堇
- 鹿心草
- 樱桃根
- 鹿头肉
- 粉藜
- 走茎丹参
- 四棱通
- 麝肉
- 入地金牛
- 金铁锁
- 蘘荷子
- 三色堇
- 黄蘑菇
- 回心草
- 竹叶兰
- 金色狗尾草
- 油鱼
- 蝙蝠葛
- 蜇虫
- 梁王茶
- 笔管榕
- 胡子七
- 盲肠草
- 鹿角
- 猪鬃刚
- 倒地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