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舌箭
《中华本草》:龙舌箭
拼音注音
Lónɡ Shé Jiàn
别名
金龙七、凤凰七、蜈蚣七、九头狮子草
英文名
Root of Henry Ladyslipper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绿花杓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japonicum Thunb.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绿花杓兰,陆生植物,高30-60cm。茎被棕色短柔毛,具4-5枚茎生叶。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8cm,宽约6-8cm,渐尖,边缘具细缘毛。总状花序具2-3朵花,每花有1枚叶状苞片;花苞片卵状披针形;花绿黄色,直径约7cm;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3.5-4.5cm,宽约1.5cm,具尾状渐尖;合萼片近似中萼片,常较短,先端2裂;花瓣条状披针形,几与萼片等长,宽约6mm,背面中脉具毛;唇瓣长约6cm,为花瓣长的2/3;绿黄色而多少具紫色条纹,囊内基部具长柔毛;退化雄蕊近圆形,长约7mm,急尖,基部收狭成2-3mm的柄,下面具龙骨状突起;子房条形,密被白色短柔毛。花期4-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林缘。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性味
苦;温
归经
胃;肾经
功能主治
理气止痛。主胃寒腹痛;腰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研末,每次0.3-0.9g。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舌箭
拼音注音
Lónɡ Shé Jiàn
别名
绿花杓兰、金龙七
来源
兰科龙舌箭Cypripedium henryi Rolfe,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陕西、甘肃、湖北、西南。
性味
苦,温。
功能主治
理气行血,消肿止痛。主治胃寒腹痛,腰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2~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龙舌箭
拼音注音
Lónɡ Shé Jiàn
别名
金龙七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兰科植物绿花杓兰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根茎短,着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全株被红褐色乘毛。叶4~5枚,互生,椭圆形,长约13厘米,宽约6厘米,先端尖,基部抱茎,全缘。花通常单生顶端,黄绿色;唇瓣囊状,近球形,有褐色条斑。蒴果圆柱状,直立。花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温地。分布陕西、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甘肃等地。
性味
苦,温。
功能主治
理气行血,消肿止痛。治胃寒腹痛,腰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场,2~3钱;研末冲服,1~2分。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痢止蒿
- 王母钗
- 无患树蔃
- 鹿角草
- 鸬鹚翅羽
- 网脉山龙眼
- 地精草
- 龙须眼子菜
- 微籽
- 白果紫草
- 直杆蓝桉叶
- 罂粟壳
- 小花清风藤
- 野山芝麻
- 百解马兜铃
- 麻叶绣球果
- 金纳香
- 小花鸢尾根
- 黑顶卷柏
- 眼睛草
- 龙须菜
- 血竭
- 旱前胡
- 人参芦
- 金盏菊
- 鸡蛋七
- 郁李根
- 锁阳
- 落花生枝叶
- 泽泻叶
- 海金沙
- 水飞蓟
- 蛇葡萄根
- 蝮蛇骨
- 礜石
- 多叶花椒
- 野芋叶
- 地红子
- 刺柏
- 小百部
- 升药底
- 眼镜蛇
- 狼把草
- 罗锅底
- 钻秆虫
- 龙虾
- 象皮木
- 巴巴花
- 竹节海棠
- 费菜
- 滇西风毛菊
- 石首鱼鲞
- 马槟榔
- 花蝴蝶根
- 素兴花
- 姜黄草
- 獾骨
- 大树甘草
- 鞭打绣球
- 色赤杨
- 山姜花
- 云芝
- 蟋蟀
- 野漆树根
- 旋花
- 杉材
- 梓实
- 小金挖耳
- 红色新月蕨
- 芦荟
- 鹿梨
- 杉寄生
- 石凤丹
- 急性子
- 东北红豆杉
- 艾片
- 冬瓜藤
- 锈钉子
- 红须须
- 毛麝香
- 咸酸蔃
- 燕子尾
- 驴肉
- 虎头兰
- 蓝叶藤
- 蜈蚣
- 红皮云杉
- 石楠
- 野鹅脚板
- 腥藤
- 白花映山红
- 苦地丁
- 山藤藤秧
- 铁苋
- 鼹鼠
- 錾菜
- 金狮藤
- 犁头尖
- 榆仁酱
- 田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