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蛇藤果
《中华本草》:南蛇藤果
拼音注音
Nán Shé Ténɡ Guǒ
别名
合欢花、狗葛子、皮猢子、鸦雀食。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C.articulatus Thunb.]采收和储藏:9-10月间,果实成熟后摘下,晒干。
原形态
南蛇藤 落叶攀援灌木,高达3-8m。小枝圆柱形,灰褐色或暗揭色,有多数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叶片近圆形、宽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10cm,宽3-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偶为截形,边缘具钝锯齿。腋生短聚伞花序,有花5-7朵,花淡黄绿色,雌雄异株;花萼裂片5,卵形;花瓣5,卵状长椭圆形,长4-5mm;雌花具有5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近球形,柱头3裂;雄花的雄蕊稍长,雌蕊退化。蒴果球形,直径7-8mm。种子卵形至椭圆形,有红色肉质假种皮。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沟及山坡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形状
性状鉴别 蒴果黄色,球形,直径约1cm,3裂,干后呈黄棕色。种子每室2粒,有红色肉质假种皮。略有异臭,味甘酸而带腥。
化学成分
种子含较多的脂肪油。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养心安神;和血止痛。主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牙痛;筋骨痛;腰腿麻木;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注意
孕妇慎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竹林标
- 多头风轮菜
- 橄榄核
- 光头前胡
- 树韭菜
- 高山金挖耳
- 乌榄
- 桂木根
- 栝楼
- 毛山荆子
- 柠鸡儿
- 柠条子
- 高粱泡
- 南川升麻
- 柠条根
- 牛胞衣
- 牛角藓
- 南烛叶
- 牛西西
- 勾儿茶
- 过江龙子
- 黄鹌菜
- 橄榄露
- 牛蒡
- 葱花
- 柠檬
- 牛奶浆草
- 南天竹
- 牛巴嘴
- 万寿菊叶
- 鳡鱼
- 龟肉
- 赶山鞭
- 牛扁
- 麻楝
- 乌桕子
- 瓜蒌皮
- 蛇尾草
- 绿绒蒿
- 奶汁树
- 桂花跌打
- 梗花雀梅藤
- 狗脑
- 五指毛桃果
- 扭鞘香茅
- 家兔骨
- 女贞皮
- 光叶山黄麻
- 马桂花
- 高粱乌米
- 虎尾轮根
- 乌棒子
- 盐肤木根皮
- 大草乌
- 炙甘草
- 葛上亭长
- 南蛇藤叶
- 南板蓝根
- 万寿菊花
- 乌榄叶
- 狗乳汁
- 乌梅
- 牛嗓管树
- 啄木鸟
- 牛嗓管
- 糯米泔
- 南蛇竻根
- 亮光菜
- 鬼笔
- 乌桕根皮
- 糯稻根
- 宁油麻藤
- 奶浆柴胡
- 牛白藤根
- 八节毛
- 高梁泡叶
- 乌奴龙胆
- 关白附子
- 谷芽
- 万年青根
- 昆明鸡脚黄连
- 万年青
- 穿山龙
- 南鹤虱
- 干姜
- 普陀南星
- 高山紫菀
- 葛粉
- 吉林乌头
- 岩豆
- 钮子七
- 南蛇簕
- 鬼盖
- 观音苋根
- 瓜子金
- 光叶水苏
- 乌药花
- 关东丁香
- 赶风柴
- 乌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