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刺寄生
《中华本草》:牛筋刺寄生
拼音注音
Niú Jīn Cì Jì Shēnɡ
别名
梨寄生、藏寄生、野花椒寄生、老米酒寄生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滇藏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thibetensis (Lecomte) Danser[Loran thusthibetensis Lecomte]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
灌木,高0.5-1m。嫩枝、叶密被黄褐色或褐色叠生星状毛和星状毛;小枝黑色,近平滑,具疏生皮孔。叶对生,革质;叶柄长8-12mm;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5-8cm,宽3-4.5m,先端圆钝或钝尖,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紧贴的绒毛,叶缘常呈浅波状;侧脉5-8对,在叶上面明显。伞形花序,2-3个簇生于叶腋或小枝已落叶腋部,具花3-5朵,花序和花均密被黄褐色或褐色绒毛,总花梗长1-2mm;花梗长2-3mm;苞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mm;花红色;花托椭圆状,长约2mm;副萼环状;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2-3.2cm,稍弯,下半部膨胀,顶部椭圆状,裂片4枚,披针形,长7-8mm,反折,开花后毛变稀疏;雄蕊4;花柱线状,柱头头状。浆果卵球形或椭圆形,长5-10mm,直径4-6mm,浅黄色,果皮具颗粒状体,被疏毛。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3000m的山地阔叶林中,常寄生于梨树、柿树、板栗、李树或棵属等植物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
苦;性平
归经
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肺热;利小便。主肺热咳嗽;湿热淋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瑞香狼毒
- 鹿耳韭
- 短柄枹栎虫瘿
- 鸥
- 金钱苦叶草
- 光杆琼
- 短柄忍冬
- 朝天罐
- 臭矢菜
- 猪肉
- 荛花
- 磨盘草子
- 乌蛇
- 七爪风
- 槠子
- 向日葵花托
- 短蕊万寿竹
- 松下兰
- 美味牛肝
- 虎尾草
- 花血藤
- 鲨鱼皮
- 苘实
- 茴香虫
- 血苋
- 苏铁根
- 蚯蚓
- 桤木
- 猕猴梨
- 铁扫竹
- 山大颜
- 寄居蟹
- 女贞根
- 罗汉松
- 蛇眼草
- 莲座革菌
- 盘龙参
- 香秋海棠
- 生等[藏药名]
- 苍山冷杉
- 粽粑叶
- 鱼香根
- 龙珠果
- 紫花芥子
- 荔枝藤
- 砧草
- 鸡肾参
- 矩叶酸藤果
- 棕榈
- 檵花叶
- 鲨鱼油
- 锯齿王根
- 甜地丁
- 厚朴花
- 绒背蓟
- 红丝线
- 蝌蚪
- 紫背草
- 峨三七
- 苍耳根
- 功劳根
- 鸡血莲
- 琼越线蕨
- 海龙
- 铁轴草
- 鸡爪七
- 两色瓦韦
- 鸡谷草
- 龙牙楤木
- 帚菌
- 红活麻
- 鸭脚木
- 马蔺子
- 锦地罗
- 紫木通
- 黍茎
- 大青根
- 绒白乳菇
- 欧活血丹
- 杠板归
- 天麻茎叶
- 蒲桃叶
- 枣槟榔
- 石耳
- 烟筒花
- 布荆
- 山大黄(华北大黄)
- 蜀羊泉
- 枯萝卜
- 佛肚花
- 野木瓜
- 将军树
- 待宵草
- 半截叶
- 云杉球果
- 壁钱
- 雌黄
- 柠条子
- 三点金草
- 狗毛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