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王
《中华本草》:锯齿王
拼音注音
Jù Chǐ Wánɡ
别名
大痧木、飞天锯、大苦灯茶、天云锯、铁锯齿、鼻子王、蛇通关、假山桃、叶上花、百二齿、
来源
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锯叶竹节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llia diplopetal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灌木或乔木,高达13m。树皮灰色;分枝具膨大的节,并有不规则的木栓质的皮孔,无毛。单叶对生;叶柄褐色,长3-4mm;叶纸质,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7-16cm,宽2.5-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全部被篦状细锯齿,齿端有腺体,无毛,下面有褐红色小点。聚伞花序腋生,二歧分枝,总花梗长5-10mm;苞片小;花无柄,2-3朵生于花序分枝顶端;花萼球形,长3-5mm,裂片6-7,三角形;花瓣通常6-7,白色或淡红色,卵形,与花萼近等长,为花萼裂片的2倍,2轮排列,外轮与花萼裂片互生,内轮着生于萼片上,通常有爪,边缘有小齿;雄蕊14或7,生于花瓣上,如仅7枚时则内轮花瓣上无雄蕊;子房下位,5室。花柱短于花萼,柱头盘状,4浅裂。果球形,直径6-7mm。花期11-12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阴凉湿润的环境,忌干旱及强光,稍耐寒、耐阴。土壤以土层深层、质地疏松、富包含腐殖质的壤土为宜。[br]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选近水源、半阴半阳处的环境育苗。种子随采随播,坚硬,可用30℃温水浸种1d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苗床内,覆土厚2cm,播后盖草。幼苗出土后将盖草揭去。育苗1年后,苗高15-20cm时,按行株距250cm×200cm开穴,每穴栽1株,种植时要求根系舒展,覆土、压紧、浇足定根水。[br]田间管理 造林后至郁闭前,每年每季度中耕除草1次,并结合追肥和培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m左右的山地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枝圆柱形,节膨大,单叶对生,叶片狭矩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密的锯齿,齿端有腺体,枯绿或绿色,无毛,下表面可见褐红色小点。质脆。气微香。
性味
味微苦;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暑;活血消肿;止血。主感冒发热;暑热口渴;跌打肿痛;骨折;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烂酒炒敷;或干品研粉撒敷。
注意
《广西本草选编》:“孕妇慎用。”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锯齿王
别名
锯叶竹节树、百六齿、叶上花、鱼骨木、铁巴掌
来源
红树科锯齿王Carallia diplopetala Hand.-Mazz.,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云南。
性味
微甘、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利尿消肿,接筋骨。
感冒发热,暑热口渴:叶2~3钱,水煎作茶饮。
妇女血崩:根3~5钱,炒黑,水煎服。
跌打肿痛:鲜叶捣烂,酒炒敷伤处。
骨折:用鲜品适量,红糖为引,捣烂敷患处。
刀伤出血:鲜叶捣烂外敷,或用叶研粉撒敷。
注意
孕妇慎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金粉蕨
- 寄生黄
- 九味一枝蒿
- 假蒟果穗
- 剑叶铁角蕨
- 角螺厣
- 建砂仁
- 桔梗芦头
- 金石溜
- 卷毛耳草
- 金爪儿
- 交剪草
- 假蓝靛
- 剑叶铁树
- 卷柏
- 角螺
- 滇西风毛菊
- 剑叶紫金牛
- 劲直蒿
- 尖耳贯众
- 卷毛婆婆纳
- 尖尾风根
- 戟叶石苇
- 见风消
- 具苞水柏枝
- 蕨根
- 尖山橙
- 鮧鱼
- 尖叶川黄瑞木
- 金纳香
- 僵蛹
- 金背枇杷
- 交翅木
- 金毛木通
- 铁草鞋
- 剑皮树菌
- 鳖甲
- 霜红藤
- 水蕨
- 野芭蕉
- 茳芒
- 菊架豆
- 蒟酱叶
- 矩叶酸藤果
- 箭杆七
- 莙荙子
- 菊三七
- 马蝗果
- 菊花
- 菊花根
- 菊苣根
- 粳米泔
- 聚头蓟
- 江蓠
- 碱花
- 江篱
- 荆芥叶莸
- 绛梨木叶
- 筋骨散
- 芨芨草花
- 荚蒾根
- 聚花草
- 矩形叶鼠刺
- 芨芨草
- 蒺藜花
- 角翅卫矛果
- 箭杆杨
- 碱地马蔺
- 石萝藤
- 菊苣
- 绞股蓝
- 绛梨木子
- 荚蒾子
- 菊花叶
- 菊花脑
- 菊花黄连
- 节瓜
- 矩圆线蕨
- 筋骨草
- 粳米
- 荆芥根
- 苦瓜花
- 桑寄生
- 黄藨根
- 芥子
- 胶质鼠尾草
- 蒟酱
- 蒟蒻
- 箭叶苣
- 绛梨木
- 金刀菜
- 鹅首马先蒿
- 鹿藿
- 海金沙
- 焦栀子
- 蒟蒻薯
- 结香
- 江南桤木
- 矩镰荚苜蓿
- 江珧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