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叶兰
《中华本草》:血叶兰
拼音注音
Xuè Yè Lán
别名
石上藕、石蚕、真金草、异色血叶兰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血叶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isia discolor(Ker-Gawl.)A.Ri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
血叶兰,多年生草本,高10-25cm。根状茎肉质,匍匐伸长,粗壮,茎节明显,似蚕卧于石上,通常紫红色或黄绿色。茎基部互生2-4片叶;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7cm,宽2-3cm,上面暗绿色或紫红色,背面红色,纵脉5条和网脉均为红色或金黄色。总状花序有2-10朵花。花白色或粉红色,基部具1枚淡红色的舟状苞片;中萼片近匙形,侧萼片椭圆形,均长8mm;花瓣与中萼片等长并靠合成兜状;唇瓣弯曲,基部具囊状距,前端伸展如两翼展翅;子房被短柔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50-1000m的林下阴湿处或山沟潮湿的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10-20cm。根茎伸长似蚕状,肉质,直径约3mm,表面灰黄色,具纵皱纹,节明显,可见残留膜状或干枯成毛状的叶鞘。根短,稍粗壮,被细密的绒毛状根毛。叶互生,纸质,多卷缩,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长2-5cm,宽1-2cm,灰绿色或暗红色;叶柄延长成膜状鞘,抱茎。气微,味淡、微涩。以色鲜、粗壮者为佳。
性味
味甘;性凉
功能主治
滋阴润肺;健脾;安神。主肺痨咯血;食欲不振;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鲜品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热痱草
- 条叶垂头菊
- 矮脚苦蒿
- 黄樟
- 丁茄
- 鸡肫草
- 尖尾风
- 柱果木榄叶
- 顺江木
- 菱叶
- 酸枣树皮
- 雪猪骨
- 鹤顶兰
- 鸢胆
- 牛蒡茎叶
- 牛白藤根
- 硫化铅
- 苏木蓝
- 软骨藻
- 牛心果
- 石蔓藤
- 斑鸠菊
- 大茶根
- 豺皮樟根
- 野猪蹄
- 硬质早熟禾
- 尖槐藤
- 肉桂
- 大枣
- 金腰带
- 天生草
- 紫红鞭
- 老虎俐根皮
- 返顾马先蒿
- 鸡冠花
- 三花枪刀药根
- 芝麻壳
- 红花绿绒蒿
- 硬叶吊兰
- 白芥子
- 葛叶
- 华东阴地蕨
- 甜瓜子
- 豇豆叶
- 海南茄
- 乌桕根皮
- 牛胆参
- 胡麻叶
- 西瓜子壳
- 牛耳枫枝叶
- 檰芽
- 冬青子
- 刺苞南蛇藤叶
- 法罗海
- 须叶藤叶
-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
- 黔桂醉魂藤
- 黑穗画眉草
- 赤小豆花
- 叉枝藻
- 三角泡
- 黑豆衣
- 走马风
- 黑海参
- 蒙自水芹
- 山莨菪
- 鹿血
- 香桂皮
- 白背枫
- 香堇菜
- 山桐子
- 草牡丹
- 走马胎叶
- 石蕊
- 大叶蒟
- 硼砂
- 醋
- 楠木皮
- 饱饭花
- 小旋花
- 对叶林根
- 苎花
- 鸡爪草
- 鼠标蛇
- 关苍术
- 叉枝鸦葱
- 卵叶鳞始蕨
- 荷叶
- 冰草根
- 黄皮叶
- 獭肝
- 石彭子
- 蓝桉
- 海通
- 测试
- 披散糖芥
- 落地生根
- 野苦梨根
- 三点金草
- 铺地罗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