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蒜
《中华本草》:小红蒜
拼音注音
Xiǎo Hónɡ Suàn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红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utherine plicata Her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红葱 多年生草本,高多达60cm。鳞茎卵圆形,长约5cm,直径2-2.5cm,鳞片肥厚,紫红色,无膜质包被。根柔嫩,黄褐色。叶互生;叶片宽条形或被针形,长25-40cm,宽1.2-2cm,先端渐尖,基部抱茎,有4-5条主脉平行而突出。花茎高30-40cm,上部有3-5分枝,分枝处有叶状苞片,条形,长8-12cm,5-7mm;伞形花序状的聚伞花序生于花茎枝顶;花下有典形膜质苞片2;花被片6,白色,排成2轮;雄蕊3;子房下位,长椭圆形,3室,花柱先端3裂。花期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云南各地常见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原产西印度。
性味
苦;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通经;消肿解毒。主吐血;咯血;痢疾;经闭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蓬莱草
- 羖羊角
- 石蒟
- 木瓜枝
- 东北桤木
- 橄榄仁
- 兔子毛
- 瓜子金
- 化橘红
- 灵猫香
- 牛血
- 五叶泡
- 龙爪叶
- 蝌蚪
- 厚叶川木香
- 牛筋草
- 狼油
- 草灵脂
- 鬣羚角
- 花椒叶
- 蛤蟆草
- 蝮蛇
- 鱼脑石
- 露蜂房
- 黄水茄
- 荔枝草
- 常春藤
- 绵参
- 百足藤
- 金猫头
- 海松子
- 蝮蛇骨
- 刺藦苓草
- 尖尾风
- 草本三角枫
- 苦地胆
- 螳螂跌打
- 石瓜子莲
- 鸡麻
- 臭黄荆根
- 芦子藤
- 樟木
- 六月雪叶
- 苦碟子
- 鸡血七
- 泥胡菜
- 七里香
- 黄花补血草
- 海仙人掌
- 葛叶
- 山羊肝
- 大叶醉鱼草
- 地黄花
- 木瓜核
- 野冬菊
- 树腰子
- 满山红油
- 滑石
- 黄秦艽
- 蛇婆子
- 响叶杨
- 百里香
- 百眼藤
- 竹衣
- 蓖麻子
- 白龙穿彩
- 小倒钩藤
- 华山矾根
- 铁落
- 萹蓄
- 海桐花
- 猫儿屎果
- 栗毛球
- 穿破石
- 海蛤壳
- 玳瑁
- 川明参
- 附地菜
- 杏香兔耳风
- 野烟叶
- 乌榄核
- 玳玳花
- 杜仲藤
- 冰球子
- 蟹爪
- 小九节铃
- 天山花楸
- 蒲公英
- 簇生卷耳
- 使君子根
- 挪挪果
- 蜀葵叶薯蓣
- 胆星
- 南牡蒿
- 猪殃殃
- 天香炉
- 苞叶木
- 单根木
- 蹋菜
- 穿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