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儿芹果
《中华本草》:鸭儿芹果
拼音注音
Yā ér Qín Guǒ
英文名
Fruit of Japanese Cryptotaenia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采收和储藏:7-10月采收成熟的果序,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无毛。主根短,侧根多数,细长。茎光滑,具叉状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5-20cm的叶柄,叶鞘边缘膜质;叶轮廓三角形至广卵形,长2-14cm,宽3-17cm。通常为3小叶,中间小叶片鞭状倒卵形,先端有短尖,基部楔形,两侧小叶片斜倒卵形至长卵形,近无柄,小叶片边缘均有不规则的尖锐重锯齿,有时2-3浅裂;最上部的叶近无柄;小叶片卵状披针形至窄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复伞形花序呈疏松的圆锥状,花序梗不等长,总苞片及小总苞片均为1-3,线形或钻形,伞辐2-3;小伞形花序有花2-4,萼齿细小,三角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短,直立。分生果线状长圆形。长4-6mm,宽2-2.5,合生面略收缩,胚乳腹面近平直,每棱槽内有油管1-3,合生面油管4。花期4-5月,果期6-10月。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
消积顺气。主食积腹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复方
治食积:鸭儿芹果二至三钱,地骷髅(结籽后的萝卜枯根)二斤,煎水当茶饮。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鸭儿芹果
拼音注音
Yā ér Qín Guǒ
出处
《广西中草药》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果实。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消积顺气。治食积。
复方
治食积:鸭儿芹果二至三饯,地骷髅(结籽后的萝卜枯根)二斤,煎水当茶饮。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括金板
- 单叶铁线莲
- 云雀
- 山蚂蝗
- 金钮扣
- 大苞寄生
- 老鼠耳
- 杉塔
- 沙前胡
- 催吐白薇
- 石豇豆
- 山砂姜
- 假蓝靛
- 牡蛎
- 苎麻
- 女儿红根
- 桃叶
- 花荵
- 丝瓜络
- 笑靥花
- 鹄绒毛
- 生藤
- 天王七
- 小麦
- 青叶胆
- 榛子花
- 雪山鼠尾草
- 蛇胆草
- 茉莉花
- 红蓝地花
- 葛藟叶
- 蛇菰
- 一朵云叶
- 青榨槭
- 岩五加
- 喜马拉雅米口袋
- 大一枝箭
- 芡实叶
- 多茎野豌豆
- 吹云草
- 骨把
- 花红叶
- 柿子
- 裂叶心翼果
- 枳椇木汁
- 燕窝
- 鸭脚木叶
- 野鸦椿叶
- 藜
- 岩扫把
- 线叶蚤缀根
- 木蹄
- 猫头
- 母猪菜
- 猪屎豆
- 腊雪
- 美味牛肝
- 杉木油
- 赤胫散
- 卷耳
- 地丁
- 西红柿
- 雀翘
- 獾油
- 土大黄叶
- 象皮
- 麻栎
- 钓鱼竿
- 大皂角
- 费菜
- 一点红
- 枫寄生
- 煅石膏
- 栗毛球
- 虎杖叶
- 向日葵花盘
- 林荫千里光
- 苜蓿
- 江珧柱
- 白背叶根
- 九龙藤
- 附地菜
- 覆盆子
- 柃木
- 爬藤榕
- 马勃
- 酸水草
- 花椒叶
- 满山红油
- 蛇王藤
- 大叶紫薇
- 蝮蛇骨
- 三月泡
- 黄皮血藤
- 铁落
- 海仙人掌
- 南天竹根
- 白矾
- 车前子
- 六月雪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