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鲤
《中华本草》:鲈鲤
拼音注音
Lú Lǐ
别名
花鱼、青脖
来源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鲈鲤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骨脏,洗净。
原形态
鲈鲤,体长而侧扁,头前端团党委尖,下颌向前突出。口亚上位,呈斜裂。须2对,前对较后对略短,后对与吻长约相等。眼前上位,距吻较近。下咽齿3行,尖端微弯。鳃孔大,鳞小,胸腹鳞片更小,且隐于表皮之下。侧线鳞51(9-10/5-6-V)54,侧线较直,入后伸至尾鳍基中轴。背鳍3,8-9,起点在腹鳞的稍后方,臀鳍3,5,末端不达尾鳍基。背面青黑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背鳍、胸鳍、尾鲟微黑。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于江河的支流或干流,成鱼则在大水面游弋。主要以鱼类为食。资源分布:分布于宜昌以上长江的干支流中,如岷江、嘉陵江、鸦江等地,宜昌以下少见。西江流域、南盘江也有。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化痰;止血。主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100-200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芙蓉叶
- 野扁豆
- 盒果藤
- 昆明堇菜
- 白草根
- 六棱麻
- 紫筒草根
- 豆列当
- 牛心果
- 女金丹
- 掌羽凤尾蕨
- 泡桐树皮
- 紫葛
- 楠材
- 蘘荷花
- 野罂粟
- 浙江七叶树
- 益母草
- 旋蒴苣苔
- 玉簪花
- 挖耳子草
- 芸香
- 降龙草
- 丝瓜根
- 大避债蛾
- 苡芭菊
- 杉材
- 小对叶草
- 乌桕木根皮
- 一品红
- 鳍蓟
- 水麻根
- 驴肉
- 麦角
- 貒骨
- 棠梨
- 田菁
- 香果树
- 犁头尖
- 天名精
- 牛金子
- 菊芋
- 南天竹
- 桃子
- 无患树蔃
- 红毛菍
- 庐山石韦
- 女菀
- 鸡爪槭
- 豌豆七
- 卷丹
- 六月雪
- 樟
- 海风藤
- 藜茎
- 罗勒
- 鳞片水麻
- 阔叶石韦
- 大马蓼
- 黄杨叶
- 海金沙
- 核桃楸果
- 毛杨梅根皮
- 虎牙
- 楮实
- 斑鸠木
- 牛肋筋
- 无花果根
- 倒吊笔叶
- 红川乌
- 紫薇花
- 菩萨鱼
- 鱼寄生
- 花生壳
- 土连翘
- 草血竭
- 刺果藤仲
- 金箔
- 鸡根
- 法半夏
- 满树星
- 雪乌
- 烟管蓟
- 猪脑
- 金狗脊黄毛
- 垂丝卫矛
- 苦葛花
- 青桐翠木
- 甘遂
- 马桑寄生
- 刺黄连
- 麒麟菜
- 线叶金鸡菊
- 菟丝子
- 竹芋
- 蜀葵
- 水黄杨木
- 乌鳢
- 碎米蕨
- 铁扫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