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油
《中华本草》:蒌油
拼音注音
Lóu Yóu
别名
蒌叶油。
英文名
Betel Pepper oil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之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betle L.
原形态
蒟酱 藤本,长达数米。枝梢近木质,茎无毛,常绿,攀援,节上常生根。叶互生,大而厚,纸质至革质,背面及嫩叶脉上有密细腺点;叶柄长2-5cm,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片阔形至卵状长圆形,上部的有时为椭圆形,长7-15cm,宽5-11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浅心形或上部的有时钝圆,两侧相等至稍不等,腹面无毛,背面沿脉上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叶脉7条,最上1对通常对生,少有互生,离基0.7-2cm从中脉发出,余者均基出,网状脉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开花时几与叶片等长;总花梗与叶柄等长,花序轴被短柔毛;苞片圆形或近圆形,稀倒卵殂,近无柄,盾状,直径1-1.3mm;雄蕊2,花药肾形,2裂,花丝粗,与花药等长或较长;雌花序长约3-5cm,于果期延长,直径约10mm,花序轴密被毛,苞片与雄花序的相同;子房下部嵌生于肉质花序中并与其合生,先端被柔毛,柱头通常4-5,披针形,长约0.6mm,被绒毛。浆果,先端稍凸,有绒毛,下部与花轴合生成为一柱状、肉质、带红色果穗。花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阴湿森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为无色至淡绿色的油状液体气芳香,味辛辣。
化学成分
叶含酚性物 82.8%及非酚性物 17.2%,其酚性物主要为胡椒酚(chavicol),萎叶酚(chavibetol)以及烯丙基儿茶酚(allylcateChOl)。此外,叶尚含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丙氨酸(alanine),精氨酸(arginine),羟丁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甲硫氨酸(methionine),缬氨酸(va-line),酪氨酸(tyrosine)Y-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 acid)等氨基酸以及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草酸(oxalic acid),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和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等,其挥发油的成分主要为香荆芥酚(carvacrol),丁香油酚(eugenol),胡椒酚,烯丙基儿茶酚,对聚伞花素(P-cymene),1,8-桉叶素(cineol),丁香油酚甲醚(eugenol methylether),丁香烯(cayophyllene),荜澄茄烯(Cadinen),萎叶酚乙酸酯(chavi-betol acetate),烯丙基儿茶酚二乙酸酯(allylcatechol diacetate)。萎叶根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药理作用
1.抗菌及抗寄生虫作用蒟酱挥发油(美油)有较弱的抗菌作用,抗菌有效成分可能是其中所含的萎叶酚。2.对血压和心脏的影响低剂量萎油可使麻醉狗产生暂时性血压降低而不影响呼吸,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预先应用阿托品后,降压作用仍存在。大剂量则使血压持久下降,呼吸先兴奋而后突然停止。对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心脏的收缩力和频率有直接抑制作用。3.对子滑肌的作用对大鼠和免的离体肠管及大鼠高体于它有直接松弛作用,并能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对蛙腹直肌亦有抗乙酸胆碱作用。
性味
辛;凉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止痛。主痈肿;耳痛;跌打损伤;梅毒;痔漏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搽、滴耳;或以消毒棉球蘸擦或敷贴。
各家论述
《纲目拾遗》:治手足红肿或疼,以蒌叶油揉擦,用布包裹。滴耳治耳痛。刀伤伤,以棉花浸蒌油贴裹伤处。又治背痈及疖毒,贴之,初起者即解散,已成即速溃脓。亦可敷贴杨梅毒疮、漏痔。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蒌油
拼音注音
Lóu Yóu
别名
蒌叶油(《纲目拾遗》)。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蒟酱之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
功能主治
《纲目拾遗》:"治手足红肿或疼,以蒌叶油揉擦,用布包裹。滴耳治耳痛。刀伤刺伤,以棉花浸蒌油贴裹伤处。又治背痈及疖毒,贴之,初起者即解散,已成即速溃脓。亦可敷贴杨梅毒疮、漏痔。"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南瓜
- 蜘蛛蜕壳
- 菅茅根
- 多刺绿绒蒿
- 峨山草乌
- 白骨走马
- 玫瑰茄
- 湖北桑寄生
- 红旱莲
- 小果排草
- 木兰花
- 羊乳
- 苦壶卢花
- 咬人狗
- 括金板
- 杉寄生叶
- 蜻蜓兰
- 蓝猪耳
- 鸡屎藤果
- 木槿
- 百合花
- 地涩涩
- 毛茄
- 绵参
- 黄皮根
- 黄花绿绒蒿
- 小杉藻
- 乌蛇皮
- 红椋子
- 两色乌头
- 玉蝉花
- 双肾参
- 八角金盘
- 白蓝翠雀花
- 光裸星虫
- 芭茅果
- 蚍子草
- 雪药
- 白珠树
- 朴树叶
- 山姜
- 七叶一把伞
- 虎咬癀
- 秋木瓜
- 雷公连
- 白千层油
- 倒根蓼
- 黑老头
- 透骨香根
- 杉蔓石松
- 黄山五叶参
- 光石韦
- 铁粉
- 落新妇
- 向日葵花盘
- 荷叶金钱
- 蜣螂
- 歪头菜
- 酒药花
- 毛莸
- 豆腐渣果根
- 伞莎草
- 君迁子
- 小花五味子藤
- 白果叶
- 蟹爪
- 刺黄芩
- 山白菊
- 朴树根皮
- 小酒瓶花
- 女娄菜根
- 野棉花根
- 南天竹梗
- 白马骨
- 芥蓝
- 土草果
- 山禾串
- 地血香果
- 粗糠柴
- 毒鱼藤
- 滇白药子
- 紫铜矿
- 陆英根
- 松节
- 兰花
- 无患树皮
- 芜菁花
- 蟑螂
- 秃鹫
- 白勒
- 春花木
- 红螺塔
- 紫燕草
- 小粘叶
- 水鳖蕨
- 岗边菊
- 雉子筵
- 水游草
- 黄接骨丹
- 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