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子
《中华本草》:蓝花子
拼音注音
Lán Huā Z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蓝花子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phanus sativus L.var.raphanistroides(Makino)Makino采收和储藏:5-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除净杂质,贮干燥处。
原形态
蓝花子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高30-80cm,具稀疏白色软毛。主根细长而肥厚,但不呈肉质肥大,侧根发达。茎直立,圆柱形,具稀疏硬毛,并有分支。叶片稍带白粉,基生叶多数,大头羽状分裂,长5-15cm,宽2-5cm,顶裂片大,长椭圆形,侧裂片2-3对,交错排列;茎生叶小,宽椭圆形或宽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大;要片4;花瓣4,淡红色或淡紫红色,宽倒卵形,长约2cm,基部具长爪,瓣片具紫色脉纹;雄蕊6,4长2短;雌蕊1,子房钻状,柱头头状。长角果圆柱形,长4-6cm,果瓣近革质,具海绵状横隔,果实因种子间缢缩而呈念珠状,先端具细长的喙。种子扁圆形、淡褐色,表面具网纹,花、果期3-5月。
生境分布
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浙江、广西、台湾均有栽培。
形状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直径3-4mm。表面淡褐色,具网状纹理,一端可见点状种脐。去皮后可见肥厚的子叶2片,富油性,相互招叠,胚根位于子叶之间。气微,味微苦。
性味
辛;甘;平
归经
肺;胃经
功能主治
消食宽中;化痰降气。主食积胸脘痞胀;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圆叶千金藤
- 光叶海桐叶
- 鮧鱼
- 延胡索
- 枝儿条
- 石蒟
- 大荃麻
- 兰花石参
- 小山稔
- 凉山虫草
- 水折耳
- 黄藨根
- 菠菜
- 走茎丹参
- 一皮草
- 莱菔子
- 金雀花
- 黄断肠草
- 老鸦嘴
- 水紫菀
- 柠檬桉叶
- 绢毛石花
- 冬珊瑚
- 黄羊油
- 山椒根
- 黄花独蒜
- 杜楝
- 金钟茵陈
- 牛奶菜
- 寸金草
- 刺玫
- 禾叶风毛菊
- 寻骨风
- 柳树寄生
- 梨果仙人掌
- 合掌草
- 多苞糙苏
- 鳕鱼骨
- 小叶榕
- 梁王茶
- 白车轴草
- 白龙穿彩
- 云雾七
- 葫芦巴
- 五味藤
- 蚕蛹
- 公英叶风毛菊
- 全光菊
- 杉皮
- 山李子
- 小叶眼树莲
- 火把花
- 螺旋藻
- 何首乌
- 凤眼草
- 蟹壳
- 野豇豆
- 草柏枝
- 小花花椒
- 驼乳
- 公鱼
- 胡枝子根
- 分枝火绒草
- 倒扎龙
- 旋鸡尾
- 锦线镖
- 红毛野海棠
- 冠唇花
- 腹水草
- 小叶寄树兰
- 筋骨草
- 律草
- 蓝萼香茶菜
- 鳜鱼胆
- 山麦冬
- 山乌桕叶
- 双飞蝴蝶
- 黄花地丁
- 苎麻皮
- 锯鲨卵
- 鼹鼠
- 单肾草
- 菟丝
- 假葡萄
- 细叶藁本
- 甘青铁线莲
- 小红苏
- 咸虾花
- 蓝花石参
- 绣线菊叶
- 伞花马钱
- 弹刀子菜
- 寒莓叶
- 草本三角枫
- 吊灯花
- 方儿茶
- 天文草
- 金钗
- 荚果蕨贯众
- 稻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