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子
《中华本草》:蓝花子
拼音注音
Lán Huā Z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蓝花子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phanus sativus L.var.raphanistroides(Makino)Makino采收和储藏:5-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除净杂质,贮干燥处。
原形态
蓝花子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高30-80cm,具稀疏白色软毛。主根细长而肥厚,但不呈肉质肥大,侧根发达。茎直立,圆柱形,具稀疏硬毛,并有分支。叶片稍带白粉,基生叶多数,大头羽状分裂,长5-15cm,宽2-5cm,顶裂片大,长椭圆形,侧裂片2-3对,交错排列;茎生叶小,宽椭圆形或宽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大;要片4;花瓣4,淡红色或淡紫红色,宽倒卵形,长约2cm,基部具长爪,瓣片具紫色脉纹;雄蕊6,4长2短;雌蕊1,子房钻状,柱头头状。长角果圆柱形,长4-6cm,果瓣近革质,具海绵状横隔,果实因种子间缢缩而呈念珠状,先端具细长的喙。种子扁圆形、淡褐色,表面具网纹,花、果期3-5月。
生境分布
分布于四川、云南、湖南、浙江、广西、台湾均有栽培。
形状
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直径3-4mm。表面淡褐色,具网状纹理,一端可见点状种脐。去皮后可见肥厚的子叶2片,富油性,相互招叠,胚根位于子叶之间。气微,味微苦。
性味
辛;甘;平
归经
肺;胃经
功能主治
消食宽中;化痰降气。主食积胸脘痞胀;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草蔻
- 蓝叶棵
- 桃叶蓼
- 硬飘拂草
- 草牡丹
- 接骨丹
- 鸡脑
- 土一枝蒿
- 鱼油
- 野蘑菇
- 梧桐
- 鱼尾葵叶
- 红花绿绒蒿
- 北鱼黄草
- 栓皮栎
- 岩豆根
- 华东瓶蕨
- 马铃根
- 鸡蛋参
- 鄂西天胡荽
- 臭黄荆根
- 黄荆
- 假刺藤
- 香叶天竹葵
- 鳙鱼头
- 油茶
- 空心莲子草
- 阴蚼
- 满天星
- 化血胆
- 水禾麻
- 石南实
- 鸦片
- 大金发藓
- 露兜簕
- 柚花
- 大剑叶木
- 扇叶人字果
- 青鱼胆
- 蓝花棘豆
- 野薴麻
- 雪猪肉
- 大黄茎
- 白菊花根
- 马雹儿
- 狗牙根
- 猴骨
- 野香橼花
- 罂粟
- 赤腹松鼠
- 扁秆藨草
- 向日葵茎髓
- 岩梭
- 九节风
- 月见草
- 栾犀
- 兔脑
- 桃根
- 卜芥
- 圆叶南蛇藤根
- 爬藤榕
- 夜关门
- 芸苔子
- 鳙鱼
- 直立百部
- 空青
- 马尔康水黄连
- 一把香
- 五蕊寄生
- 大花美人蕉
- 变叶榕
- 曲枝天冬
- 刺人参
- 滇白药子
- 草血竭
- 云南双盾木
- 倒心叶桃叶珊瑚
- 腰子草
- 菟丝子
- 圆叶锦葵
- 葛蔓
- 鼬瓣花
- 催吐萝芙木
- 白绿叶
- 金盏菊花
- 秋海棠果
- 西南水芹
- 白土茯苓
- 雪里见
- 蝎子七
- 台湾肺形草
- 千只眼
- 美商陆叶
- 莪术
- 篦梳剑
- 黄花蒿子
- 棕叶七
- 小天蒜
- 丝绵木
- 苦瓜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