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壳
《中华本草》:荔枝壳
拼音注音
Lì Zhī Ké
英文名
Litchi exocarp, Lichee exocarp
出处
出自《本草蒙筌》《纲目拾遗》:或饮荔枝酒过醉,则以荔枝壳浸水饮之。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chi chinensis Sonn.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收成熟的果实,在加工时剥取外果皮,晒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chi chinensis Sonn.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收成熟的果实,在加工时剥取外果皮,晒干。
原形态
荔枝 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mm,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mm;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布
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形状
干燥的外果皮,呈不规则的开裂,表面赤褐色,有多数小瘤状突起,内面光滑,深棕色。薄革质而脆。
化学成分
含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性味
苦;凉
归经
心经
功能主治
除湿止痢;止血。主痢疾;血崩;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煎水洗。
复方
①治赤白痢:橡实壳、甘草、荔枝壳、石榴皮。上等分,细锉。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普济方》橡实散)②治血崩:荔枝壳烧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调服,每服二钱。(《同寿录》)
各家论述
1.《本草求真》:痘疮不起,用壳煎汤以服,盖取壳性温补内托之意。然性燥,用当酌症所宜,非若龙眼性主温和,而资益甚多也。
2.《纲目》:痘疮出发不爽快,煎汤饮之;又解荔枝热,浸水饮。
3.《广西中药志》:洗湿疹。
2.《纲目》:痘疮出发不爽快,煎汤饮之;又解荔枝热,浸水饮。
3.《广西中药志》:洗湿疹。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荔枝壳
拼音注音
Lì Zhī Ké
出处
《本草蒙筌》
来源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外果皮。
形状
干燥的外果皮,呈不规则的开裂,表面赤褐色,有多数小瘤状突起,内面光滑,深棕色。薄革质而脆。
化学成分
含多酚氧化酶。
功能主治
治痢疾,血崩,湿疹。
①《纲目》:"痘疮出发不爽快,煎汤饮之;又解荔枝热,浸水饮。"
②《广西中药志》:"洗湿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外用:煎水洗。
复方
①治赤白痢:橡实壳、甘草、荔枝壳、石榴皮。上等分,细锉。每服半两,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普济方》橡实散)
②治血崩:㈠荔枝壳烧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调服,每服二钱。(《同寿录》)㈡荔枝壳30克,水煎服。
③解食荔枝过多,腹胀消化不良:荔枝壳水煎服。
各家论述
《本草求真》:"痘疮不起,用壳煎汤以服,盖取壳性温补内托之意。然性燥,用当酌症所宜,非若龙眼性主温和,而资益甚多也。"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大叶黄杨根
- 胡芦巴
- 刺苞南蛇藤叶
- 高山金挖耳
- 三丫苦叶
- 黄藁本
- 红花鹅掌柴
- 刺茶美登木
- 小白撑
- 木竹子
- 地钱
- 母猪藤根
- 蜥蜴
- 柳絮
- 金丝杜仲
- 披散糖荠
- 雕骨
- 东风螺
- 绿茎槲寄生
- 看麦娘
- 玉屑
- 大叶苣荬菜
- 玉簪
- 黄龙藤
- 七叶一把伞
- 尖尾风
- 黄花夹竹桃叶
- 三月泡
- 香石藤果
- 荠菜子
- 南方六道木
- 麦撇花藤
- 散血藤
- 香橼
- 牛金子
- 芦子藤
- 赤芍药
- 海南粗榧
- 附地菜
- 黄葛树
- 藏三七
- 帽兰
- 白背叶根
- 千里光
- 续断
- 饭团藤
- 马比木
- 蜗牛
- 红鬼笔
- 过墙风
- 金棒锤
- 乌脚枪
- 野大豆藤
- 地牯牛
- 海螺壳
- 败酱草
- 黑壳楠
- 箭杆风
- 黄缨菊
- 黄山药
- 紫花地丁
- 楤木根
- 风藤草
- 金不换
- 蝴蝶暗消
- 豹皮樟
- 马牙七
- 冰球子
- 穿地龙
- 雪猪油
- 黄葵
- 化血胆
- 狐狸尾
- 木槿根
- 蟋蟀
- 小飞蓬
- 芦子
- 蟹爪
- 海蟑螂
- 蛤蜊粉
- 过山蕨
- 香榧草
- 树茭瓜果
- 湖北楤木
- 叶子花
- 椒蒿
- 小草
- 九节莲
- 一点红
- 节节草
- 覆盆子
- 金丝木通
- 黄背草果
- 唐古特青兰
- 大头茶果
- 接气草
- 银鱼
- 玉米轴
- 山牛毛毡
- 鸡爪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