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枝问荆
《中华本草》:密枝问荆
拼音注音
Mì Zhī Wèn Jīnɡ
别名
小笔筒草、小木贼、笔筒草、马浮草、马尾草、眉毛草、接续草、别合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散生问荆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isetum diffusum D.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拔起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isetum diffusum D.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拔起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高可达60cm。根茎横走,黑色,节和根有黄棕色长毛。茎绿色,直径2-3mm,分枝多而细密,主枝有棱脊6-10条,棱脊上有1行小疣状突起。叶退化,轮生,鞘筒狭长,鞘齿披针形,先端尾状,背部有2棱脊,棱上有小疣状突起,鞘齿不脱落。侧枝纤细,有棱脊4-8条。孢子囊穗圆柱形,长1-4cm,先端钝,成熟时柄伸长。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空旷潮湿的沙土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茎长20-50cm,基部分枝,各分枝中空,有棱脊6-20条,粗糙,每节有细而密的轮生小枝。叶退化,下部联合成鞘,鞘片背上有棱脊2条,鞘齿短三角形,黑色,不脱落。气微,味淡。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明目退翳;接骨。主感冒发热;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翳膜遮睛;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透明草
- 牛藤
- 水翁花
- 蓖麻油
- 下山虎
- 姜黄草
- 甘草
- 吊白叶
- 木槿花
- 南瓜藤
- 丁蛎
- 光里白
- 花叶冷水花
- 毛节兔唇花
- 铜脚威灵仙
- 四大天王
- 细叶桉叶
- 四川澄茄子
- 牛大力
- 大青木
- 苦甘草
- 藏报春花
- 线叶金鸡菊
- 白猪鼻孔
- 单头紫菀根
- 野葡萄藤
- 树地瓜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薄叶黄芩
- 山飘儿草
- 麒麟吐珠
- 向日葵子
- 鸭公藤
- 水老虎
- 舒戛千里光
- 山驴骨
- 篱天剑
- 紫背天葵草根
- 堵喇
- 烧伤藤
- 走茎丹参
- 五托莲
- 白粉蝶
- 榔榆皮
- 多蕊蛇菰
- 柳叶绣球菊
- 斑竹根
- 结血蒿
- 阳雀花根
- 新疆雪莲
- 声色草
- 赤地榆
- 赤阳子
- 长瓣马铃苣苔
- 豆蔻
- 黑鳞大耳蕨
- 地涌金莲
- 睡菜根
- 云苔草
- 斑花杓兰
- 天山雪莲花
- 马尾千金草
- 赤芍
- 香加皮
- 紫荆丫
- 台湾榕
- 鞭叶耳蕨
- 虎头兰
- 紫麻
- 南天竹
- 野把子
- 木姜子根
- 蜻蜓
- 毛翠雀花
- 山乌桕根
- 甘蔗滓
- 苦楝花
- 牙痈草
- 枫香脂
- 金冠鳞毛蕨
- 异叶鳞始蕨
- 油桐子
- 薇籽
- 云南红豆蔻果
- 南瓜花
- 小对叶草
- 庐山石韦
- 五代同堂
- 白头翁花
- 丝瓜
- 鸬鹚(鸬鹚)
- 波棱瓜
- 红土子
- 青通草
- 腐卑
- 锯叶竹节树
- 千年不烂心
- 白花蛇
- 窄叶鼠李
- 条叶垂头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