簝叶竹根
《中华本草》:簝叶竹根
拼音注音
Liáo Yè Zhú Gēn
别名
簝叶根
英文名
root of Jinfeshan Sasa
出处
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鄂西箬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docalamus wilsoni(Rendle)C.S.Chao et C.D.Chu[Arundinaria wilson Rendli;Sasa nubigena Keng f.;Indocalamus nubigenus (Keng f.)T.P.Yi ex H.R.Zhao et Y.L.Ya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鄂西箬竹 植株呈灌木状。竿高30-90cm,直径2-4mm,空腔径0.5-1mm,全竿共7-9节。节间平滑或幼时有白色柔毛,长4-12cm;箨环平;箨鞘紧抱竿,长约为节间之半,淡棕红色或稻草色,厚纸质,背部密被易脱落的白色绒毛,纵脉清晰;箨耳无;箨舌短,高约0.6mm;箨片微小,长卵关披针形,或长三角形,基部稍收缩,先端尖锐,长2-15mm;枝箨干后呈橙红色,枝箨的箨舌高1.5-4mm,箨片披针形或窄卵状披针形,长2.5-4cm。每枝条之顶端生有3叶,稀4或5叶;叶鞘黄绿色稍带红,无毛或具白色柔毛;叶舌发达,高达2.5-9mm;叶片长椭圆关披针形,长6-17cm,宽1.5-4.7cm,先端渐尖成一细长之尖头,基部呈圆形或宽楔形,收缩成叶柄,上表面黄绿色,无毛,下表面灰绿色,有疏毛, 次脉4-8对,在叶两面均甚明显,小横脉作方格状密集。圆锥花序长5-10cm,其基产为叶鞘所包裹,花枝分枝纤细,斜升,无毛,腋间有枕瘤;小穗常带紫色,含3-7朵小花,长1.5-2.6cm;小穗轴节间长约4mm,密被黄白色绒毛;颖通常2片,无毛,第1颖长2-3mm,具明显或不明显的3脉,第2颖长3-5mm,具明显或不明显的5-7脉;外稃先端渐尖呈短芒尖,具7-9脉,被微毛,其基盘密生白色绒毛,内稃长6-7.2mm,被微毛;花药黄色;花柱多为2枚,稀有3枚(惟其中1枚较细),柱头于羽毛状。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0-3000m的山顶平原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药理作用
同届植物屋久(日文世,小竹之意)sasaowatarii Makino对大鼠 AH39腹水肝癌有效。熊控Bambusa veitchii(为日本九州岛岛岛岛产之山自竹)之水浸液小量能兴奋离体蛙心,大量则抑制之,并有降压、利尿、兴奋离体肠管之作用。世叶的木质中的多酚,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成分。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止血。主痨伤吐血;崩漏;咳嗽;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瘤伤吐血,崩症,咳嗽。去风。2.《重庆草药》:治火牙痛。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簝叶竹根
拼音注音
Liáo Yè Zhú Gēn
别名
簝叶根(《分类草药性》)。
出处
《重庆草药》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金佛山赤竹的根。
原形态
金佛山赤竹,又名:簝叶竹。
小型竹类。秆高60厘米上下,直径2~3毫米,共有8~9节。节间平滑无毛,圆筒形或基部一侧微具沟槽,长约5~10.5厘米;箨环明显,秆环稍有隆起,箨鞘宿存,紧抱节间,淡枯草色,长4~8厘米,厚纸质,背部密生易落之白色绒毛,落后表面留有凹痕或黑色小疣点,上半部质薄,近边缘处密生纤毛,长可达1毫米以上;箨耳不发达;箨舌无毛,棕色,膜质,高4~6毫米,顶端具2突,箨叶宿存,形微小,三角形至尖卵形,长3~15毫米,上面无毛,边缘微粗糙,内卷;秆每节仅生1枝,不再分枝,无毛而有白色蜡粉。枝箨干后呈橙红色。叶3片,稀有4~5枚,生于枝端,叶鞘黄绿色,长5~8.5厘米,背面无毛,最下之1枚叶鞘外缘有纤毛;无叶耳及鞘口繸毛;叶片广披针形,长6~15.8厘米,宽18~47毫米,先端渐尖并有细长之尖头,基部圆形而收缩成柄,中脉在下面隆起,次脉5~8对,小横脉甚密,边缘具小锯齿,粗糙。叶柄无毛而微具白粉,长约5毫米。花序未见。
生境分布
自生房屋周围,间有栽培。分布四川。
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屋久笹"(日文"笹",小竹之意)对大鼠AH39腹水肝癌有效。"熊笹"(为日本九州岛岛岛岛产之山白竹)之水浸液小量能兴奋离体蛙心,大量则抑制之,并有降压、利尿、兴奋离体肠管之作用。"笹"叶的木质中的多酚,可能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成分。
性味
《重庆草药》:"味甘,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痨伤吐血,崩症,咳嗽。去风。"
②《重庆草药》:"治火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太白菊
- 柳叶斑鸠菊
- 山漆树
- 地贵草根
- 栗花灯心草
- 罗布麻叶
- 轮叶景天
- 大山黧豆
- 六蛾戏珠
- 水龙骨
- 小火草
- 琉璃草果实
- 小红人
- 蟹
- 猪牙皂
- 细齿叶柃
- 石地钱
- 小广藤
- 小报春
- 凉粉藤
- 白山蓼
- 橹罟子
- 雷公橘
- 黄荆叶
- 关苍术
- 鸭血
- 小红柳根
- 原羚角
- 杏花
- 蚕茧草
- 鸢翅骨
- 乳白香青
- 凉喉茶
- 柳叶菜花
- 白龙穿彩
- 勒马回
- 小松藻
- 玉山芎穷
- 西藏圆柏
- 花椒簕
- 镰叶瘤足蕨
- 庐山瓦韦
- 凤凰衣
- 菱茎
- 腊雪
- 卤碱
- 小红苏
- 石瓜子莲
- 小红蒜根
- 太白韭
- 小羊桃
- 野槟榔
- 黄荆
- 天竺桂
- 小麦麸
- 卵叶贝母
- 芒
- 大黄蜂子
- 绿南星
- 红陈艾
- 蜡瓣花
- 蕨
- 石菖蒲花
- 楮叶
- 红辣树根
- 自扣草
- 金老梅叶
- 厚皮香花
- 小毛蓼
- 穿地龙
- 薏苡叶
- 土八角
- 鸭肪
- 大沙叶
- 大蝎子草
- 小花梾木
- 戴星草
- 水胡满
- 普洱茶膏
- 红毛蛇
- 南藤
- 猪毛参
- 衣鱼
- 水胡满根
- 土人参叶
- 樗鸡
- 对叶林
- 楮实
- 棉团铁线莲
- 香蕉
- 黑蒿
- 蚕砂
- 云南双盾木
- 苎花
- 香蕉弄蝶
- 香茹
- 仙茅参
- 大黄
- 香青
- 人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