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蕉花
《中华本草》:美人蕉花
拼音注音
Měi Rén Jiāo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India Canna
出处
出自《广州植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na indica L.采收和储藏:花开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
美人蕉,多年生草本,高可达l.5m,全株绿色无毛,被蜡质白粉。具块状根茎。地上枝丛生。单叶互生;具鞘状的叶柄;叶片卵状长圆形,长10-30cm,先端尖,全缘或微波状,基部阔楔形至圆形。总状花序,花单生或对生;每花具1苞片,苞片卵形,长约1.2cm;萼片3,绿白色,先端带红色,长约1cm;花冠大多红色,管长约1cm,花冠裂片披针形,长约3cm;外轮退化雄蕊2-3枚,鲜红色,倒披针形,长约4cm;唇瓣披针形,长约3cm,弯曲;发育雄蕊花药和花丝相连接处稍呈弯曲;子房下位,3室,花柱1。蒴里,长卵形,绿色,具柔软刺状物,长1.2-1.8cm。花、果期3-12月。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普遍栽植,亦有野生于湿润草地。原产于印度。
性味
味甘;淡;性凉
归经
心;脾经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主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
1.《四川中药志》:补肾虚。治血崩,白带,月经不调,痈毒初起红肿热痛。2.《重庆草药》:小芭蕉头花叶,过路黄各等分,生捣绒,炒热,包肚子,治小儿肚胀发热。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美人蕉花
拼音注音
Měi Rén Jiāo Huā
出处
《广州植物志》
来源
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花。
功能主治
为止血药,治金疮及其他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花椒叶
- 蝮蛇皮
- 酒
- 桉叶
- 撒发
- 鸡子
- 梓木
- 拿虎
- 葛谷
- 粟米
- 腐沫
- 鸲鹆
- 麋骨
- 鹅臎
- 鲎
- 荸荠
- 古柯
- 侧耳
- 漆子
- 栘枍
- 及己
- 腐婢
- 桤木
- 鼠
- 鸮
- 鷃
- 鸡麻
- 衣鱼
- 马陆
- 柑
- 紫葛
- 地乌
- 芒
- 鹅肉
- 地榆
- 蜥蜴
- 庵闾
- 兔骨
- 蜂毒
- 兜兰
- 狐四足
- 广西美登木
- 一把伞
- 白芍
- 勒马回
- 玉米油
- 方榄
- 蛇婆子
- 草乌叶
- 血桐
- 海州常山
- 光叶海桐叶
- 碱蓬
- 苏铁花
- 马蔺花
- 柏树叶
- 泉水
- 蝮蛇脂
- 透骨草
- 跌打草
- 桉树果
- 女金丹
- 五龙皮
- 山鸡腿
- 金丝藤
- 美舌藻
- 土麦冬
- 黄瓜子
- 七星剑
- 金线兰
- 千打锤
- 毛毡草
- 椿树花
- 栲栗果壳
- 豉虫
- 石见穿
- 钓樟枝叶
- 金雀马尾参
- 香石藤果
- 羊角棉
- 刺茶美登木
- 串铃草
- 天星藤
- 新疆木通
- 台湾海棠
- 深山酢浆草
- 奶浆参
- 水翁花
- 风化硝
- 金银花子
- 伤寒草
- 风藤草
- 山核桃皮
- 江珧柱
- 落霜红
- 赛番红花
- 小红柳根
- 细叶黄杨
- 火炮草果
- 枫香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