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春花
《中华本草》:丽春花
拼音注音
Lì Chūn Huā
别名
赛牡丹、锦被花、百般娇、蝴蝶满园春。
英文名
Flower of Corn Poppy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虞美人的全草或花、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paver rhoeas L.采收和储藏:全草夏、秋季采集,晒干。果实待蒴果干枯,种子成褐色时采摘,因成熟期不一致,可分批采收。将蒴果采下,撕开果皮将种子轻轻抖人容器内。放干燥阴凉处保存。
原形态
虞美人 一年或二年生植物,高30-90cm。全体被伸展刚毛。茎直立,有分枝。叶互生;下部的叶具柄,上部者无柄;叶片披针形,长3-15cm,宽l-6cm,羽状分裂,下部全裂,边缘有粗锯齿,两面被淡黄色刚毛。叶脉在背面隆起,表面略凹。花单朵项生,颜色鲜艳,梗长10cm,未开放前下垂;萼片2,椭圆形,绿色,长1-1.8cm,外被糙毛;花瓣4,近圆形,长2-3.5cm,紫红色,边缘带白色,基部具深紫色的小紫斑,长约0.8cm;花药长圆形,黄色;子房倒卵圆形,长0.7-1cm,无毛,柱头5-18,辐射状。蒴果阔倒卵形,高l-2.2cm,无毛,具不明显的肋,孔裂;花盘平扁,边缘圆齿状。种子多数,肾状长圆形,长约lmm。花期4-5月,果期5-7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耐寒、怕暑热。适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上。忌连作。属深根京植物;本耐移栽,能自播繁衍。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北方早春播于温室或阳畦育苗,然后带上移入田间。淮河以南于9月下旬直播于露地,冬季盖草保护越冬。东北、西北夏季凉爽的地区,可在4月初直接露地撒播,播种地表土保持湿润,下种时因种子很小(千粒重0.33g),需以细砂混合后均匀撒播,萌发适宜温度20℃条件下半月可出苗,发芽串为98%。[br]田间管理 直播出苗后间苗2次,每穴保留2-3株,株距30-40cm。雨天要及时排水。开花期可根外追肥施过磷酸钙。
生境分布
我国各地庭园有栽培。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连碱(coptisine),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丽春花定碱(rhoeadine),丽春花宁碱(rhoeagenine),异丽春花定碱(isorhoeadine),原阿片碱(protopine),粉绿罂碱(glaud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血根碱(sanguinarine),蒂巴因(thebaine),罂粟红碱(papaverrubine)A、B、D、E,左旋四氢表小檗碱(sinactine)。花中含有花青素(anthocyaniden),矢车菊素(cyanidin),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袂康蹄纹天竺甙(mecopelargonin),袂康酸(meconic acid),丽春花定碱,丽春花宁碱,原阿片碱,蒂巴因,黄连碱。种皮含吗啡(morphine),那可汀(narcotine),蒂巴因。种子含脂肪油,主要有亚麻酸,油酸,亚油酸。
性味
苦;涩;微寒;有毒
归经
大肠经
功能主治
镇咳;镇痛;止泻。主咳嗽;偏头痛;腹痛;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花,1.5-3g;全草,3-6g。
各家论述
《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治痢疾。花五分至一钱(或鲜草五钱至一两,或干草三至六钱)煎汤分两次内服。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丽春花
拼音注音
Lì Chūn Huā
别名
虞美人
来源
罂粟科丽春花Papaver rhoeas L.,以花、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南方栽培。
功能主治
镇咳,镇痛,止泻。主治咳嗽,腹痛,痢疾。
用法用量
花0.5~1钱,全草1~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丽春花
拼音注音
Lì Chūn Huā
别名
赛牡丹,锦被花(《游默斋花谱》),虞美人、百般娇、蝴蝶满园春(《花镜》)。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丽春花的花或全草。4~6月,花开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
二年生草本,茎高30~90厘米,全株密生粗毛。茎直立,疏分枝。叶互生,羽状中裂或全裂,少有全缘,裂片线状披针形,锐尖头,有齿牙边缘。花直径5厘米以上,生于枝的顶端,耒开放时花蕾下向;萼片2,外面生粗毛。绿色白边,成椭圆形船状,花开时即脱落;花瓣4,略成圆形或广圆形,有光泽,长3~4厘米,全缘,有时有圆齿或深切裂,花色有赭红,深紫、猩红等,少有白色或淡红色,边缘有时有深色斑点,相对的两瓣较其他两瓣梢大;雄蕊多数;中央为蜂蕊,子房倒卵形,长1.3厘米许,柱头呈放射状,被覆在子房顶部。蒴果长约1厘米以上。花期5月。
生境分布
原产欧洲,我国有栽培。
化学成分
全草含丽春花定碱、丽春花宁碱、原阿片碱、异丽春花定碱,以及蒂巴因、黄连碱、白屈菜红碱、四氢表小檗碱、血根碱等多种生物碱。花中含花色素,如矢车菊素的甙和袂康蹄纹天竺甙、袂康酸。
功能主治
《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治痢疾。花五分至一钱(或鲜草五钱至一两,或干草三至六钱)煎汤分两次内服。"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老枪谷
- 红毛对筋草
- 大叶子
- 合萌根
- 海州骨碎补
- 万年蒿
- 麻柳果
- 罂粟壳
- 莱菔
- 黄瓜藤
- 藏青果
- 假稻
- 金色狗尾草
- 麻根
- 小扁豆
- 江西金钱草
- 无毛南蛇藤
- 锯叶竹节树
- 赶风柴
- 柽柳
- 宽羽线蕨
- 罗汉松根皮
- 匙叶黄杨
- 小白花苏
- 乌头附子尖
- 刺石榴
- 黄藤
- 铁拳头
- 红花青藤
- 肝风草
- 无腺橉木
- 白暨豚
- 尾叶越橘
- 水狼萁
- 凤凰毛
- 四孢蘑菇
- 鹰头
- 夜交藤
- 小毛鸡
- 羊红膻
- 圆叶锦葵
- 蜥蜴
- 野芝麻
- 醉针茅
- 猪屎豆
- 苎麻梗
- 竹叶兰
- 鬼柳树
- 橄榄
- 留兰香
- 滇池海棠
- 山苦草
- 角茴香
- 莙荙菜
- 三棱马尾
- 头巾草
- 小无心菜
- 剑叶铁树
- 鸡骨柴叶
- 豉汁
- 瓶耳小草
- 山藿香
- 金线风
- 大叶酸藤
- 大叶樱叶
- 山麻黄
- 升麻草
- 原羚角
- 滇常山
- 猪肾
- 瓜蒌
- 灰藋子
- 玉米轴
- 野荔枝
- 南方荚蒾
- 老米酒树
- 光刺兔唇花
- 莨菪根
- 羽萼
- 大叶樟
- 小果蕗蕨
- 滇茜草
- 剪红纱花
- 狗毛草
- 刺子莞
- 野鸡肉
- 唇香草
- 虎石头
- 血满草
- 鳞片水麻
- 黄河裸裂尻鱼
- 石防风
- 亚泵礴
- 鹿耳翎
- 木鳖子根
- 商陆叶
- 雷丸
- 桃树根、茎、树皮
- 华南紫萁
- 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