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石参
《中华本草》:兰花石参
拼音注音
Lán Huā Shí Shēn
别名
岩兰花、鸡肉参、土沙参、紫花参、小石参、土桔梗、山鹅儿肠、土人参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西南风铃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anula colorata Wall. [C. pallide WALL.; C. colorata Wall.var. tibetica Hook. F. et Thom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西南风铃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胡萝卜状,有时仅比茎稍粗。茎单生,少分支,上升或直立,被开展的硬毛。茎下部的叶有带翅的柄,上部的无柄;叶片椭圆形,鞭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4cm,宽0.5-1.5cm,先端急尖或钝,边缘有疏锯齿或近全缘,上面被贴生伏刚毛,下面仅叶脉具刚毛或密被硬毛。花下垂,顶生于主茎及分枝上,有时组成聚伞花序;花萼筒部圆锥状,被粗刚毛,裂片三角形至三角状钻形,长3-7mm,宽1-5mm,全缘或有细齿,背面仅脉上具刚毛或全面被刚毛;花冠紫色或蓝紫色或蓝色,和状钟形,长8-15cm,分裂达1/3-1/2;花柱长不及花冠长的2/3,内藏冠筒内。蒴果倒圆锥状。种子长圆形,稍扁。花期5-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和疏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补虚止血。主风湿痹痛;瘫痪;破伤风;虚痨咳血;病后体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
注意
《云南中草药》:"忌酸冷、豆类。"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牯牛卵囊
- 小垂头菊
- 马骨
- 鸽
- 山牛蒡
- 马蹄根
- 胭脂花
- 天花粉
- 毛稔
- 毛叶黄药
- 芥菜
- 扶桑金星蕨
- 酥
- 跳皮树
- 大黑头草
- 高山柏
- 地锦草
- 木香花
- 不灰木
- 大金牛草
- 剑花
- 马蹬草
- 鹿葱
- 抓地虎
- 龙眼肉
- 车螯
- 楠材
- 石腊红
- 密枝问荆
- 玛瑙
- 水莲沙
- 白猪栗
- 匍伏堇
- 狗骨
- 豆蔻
- 千日红
- 粪鬼伞
- 箐跌打
- 偏花黄芩
- 灵猫香
- 矮茎朱砂根
- 皱叶子
- 土草果
- 莓叶委陵菜
- 向日葵花托
- 豆黄
- 盾叶莓
- 狗爪樟皮
- 风箱树
- 羊皮
- 褐云玛瑙螺
- 蚬肉海棠
- 马骨节
- 黄屈花
- 辽东栎壳斗
- 黄香薷
- 天韭
- 黄鳝藤根
- 龙牙楤木果
- 龙珠果
- 宽羽线蕨
- 大叶马尾连
- 蓟罂粟根
- 麻栎
- 矮杨梅皮
- 毛叶石楠根
- 走马胎
- 豆瓣还阳
- 青竹标
- 酸藤果
- 单叶血盆草
- 牛舌头
- 蜡瓣花
- 水枇杷
- 红葱
- 鹿骨
- 红果参
- 红背酸藤
- 元宝草
- 龟胶
- 满山红油
- 龙血树
- 香附
- 蜗牛
- 腐巴
- 春尖油
- 独一味
- 乌龟
- 东风菜根
- 绿南星
- 蜥蜴
- 山药藤
- 老虎泡
- 忍冬藤
- 苦芥
- 山毛藓
- 麻腐
- 黍米
- 玳瑁
- 煨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