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豆
《中华本草》:牧马豆
拼音注音
Mù Mǎ Dòu
别名
黄花苦豆子、LAO豆子、野决明、苦豆。
英文名
Herb of Lanceleaf Thermopsis
出处
出自《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披针叶黄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rmopsis lanceolata R.Br.采收和储藏:7-9月结果时收割,晒干或风干。
原形态
披针叶黄华 多年生草本,高20-100m。全株被密生白色长柔毛。根直,淡黄棕色。茎直立,稍有分枝。小叶常为3,互生;叶片长圆状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3-8.5cm,宽0.7-1.5cm;先湍急尖,基部楔形,背面密生紧贴的短柔毛,全缘;托叶2,披针形,基部连合。总状花序顶生;苞片3个轮生,基部连合;花轮生,长约3cm;萼筒状,5裂,长约1.5cm,密生平伏短柔毛;花冠蝶形,黄色,长约2cm,旗瓣近圆形,长2.5-2.7cm,先端微凹,基部有爪,翼瓣稍短,龙骨瓣半圆形,短于翼瓣;雄蕊10,分离,稍弯。荚果扁,条形,长5-9cm,宽6-10mm,浅棕色,先端有长喙,密生短柔毛。种子卵状球形或近肾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4700m的山坡草地、河边及沙砾地。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全体有黄白色长柔毛。茎偶有分枝。掌状复叶,小叶3;托叶卵状披针形,长1.5-2.5cm,宽4-7mm,基部连合。小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2.5-8.5cm,宽0.7-1.5cm,有短柄。有时可见花序和荚果,花蝶形,黄色。荚果线状长圆形,长约4cm,先端有长喙,浅棕色,密被短柔毛,内有种子6-14颗,近肾形,黑褐色,具光泽。气微,味淡。种子嚼之有豆腥气。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主要有黄华碱(thermopsine),合模黄华碱(homothermopsine),臭豆碱(anagyrine),甲基金雀花碱(methylcytisine),厚果槐碱(pacheycarpine),阿艮亭(argen-tine),羽扇豆碱(lupanine),菱叶野决明碱(rhombifoline),黄华胺(thermopsamine),金雀花碱(cytisine)。[br]茎叶含少量黄酮类化合物。种子主要成分为金雀花碱,其次为黄华碱,鹰爪豆碱,臭豆碱,N-甲基金雀花碱(N-ethylcytisine)。
药理作用
1.祛痰作用:全草浸剂能直接兴奋呕吐及呼吸中枢,并刺激胃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的促进支气管分泌。与吐根同用,有祛痰及加深加快呼吸的作用。2.对呼吸的作用:臭豆碱或金雀花碱作用类似烟碱,能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于麻醉猫的股静脉注入从本品提取的金雀花碱0.02mg/kg或1.5mg/只,均具有强烈的兴奋呼吸作用,同时心跳加快,血压急剧上升,其后随同呼吸兴奋作用的消失而很快恢复正常。实验证明,从本品提取的金雀花碱0.06mg/kg的兴奋呼吸作用,不仅大大强于同剂量的山梗菜碱,并较5倍(0.3mg/kg)的山梗菜碱稍强。甲基金雀花碱作用与金雀花碱相似,但较其弱10-12倍。3.其他作用:黄华碱对植物神经节有中等度的抑制作用。鹰爪豆碱对植物神经节有短暂的阻断作用,降低肾上腺皮质及颈动脉窦的反应性,提高子宫肌张力。臭豆碱也能抑制神经节冲动传导,但较弱,并有箭毒样作用。干燥植物有杀灭昆虫的作用(接触毒),全草浸剂尚可驱肠虫。叶的流浸膏静脉注射可使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心率变快。
性味
甘;微温;有毒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润肠通便。主咳嗽痰喘;大便干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擦。
各家论述
《宁夏中草药手册》:祛痰,止咳,治咳嗽痰喘。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牧马豆
拼音注音
Mù Mǎ Dòu
别名
黄花苦豆子、野决明(《宁夏中草药手册》),枪叶野决明、苦豆(《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出处
《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豆科植物披针叶黄华的全草。7~9月结果时收割,晒干或风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无毛。根茎细长,淡黄褐色,具少数须根。茎直立,稍分枝,表面有细纵纹。3出复叶,互生;小叶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5~8.5厘米,宽7~20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面平滑,下面密生平伏短柔毛;托叶2,对生,基部连合,总状花序顶生;苞片3,基部连合;花长约3厘米;萼筒状,长约1.6厘米;花冠蝶形,黄色。荚果条形,长5~9厘米,宽7~12毫米。种子肾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于河岸草地、沙丘,路旁及田边。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0.5~3%,主要有金雀花碱、黄华碱、合模黄华碱、臭豆碱、甲基金雀花碱、鹰爪豆碱、阿艮亭;还含羽扇豆碱、菱叶黄华碱、黄华胺.叶含少量黄酮类化合物。种子含生物碱达5%,主要成分为金雀花碱,其次为黄华碱、鹰爪豆碱、臭豆碱。
药理作用
①祛痰作用
全草浸剂能直接兴奋呕吐及呼吸中枢,并刺激胃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的促进支气管分泌。与吐根同用,有祛痰及加深加快呼吸的作用。
②对呼吸的作用
臭豆碱或金雀花碱作用类似烟碱,能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于麻醉猫的股静脉注入从本品提取的金雀花碱0.02毫克/公斤或1.5毫克/只,均具有强烈的兴奋呼吸作用,同时心跳加快,血压急剧上升,其后随同呼吸兴奋作用的消失而很快恢复正常。实验证明,从本品提取的金雀花碱0.06毫克/公斤的兴奋呼吸作用,不仅大大强于同剂量的山梗菜碱,并较5倍(0.3毫克/公斤)的山梗菜碱稍强。甲基金雀花碱作用与金雀花碱相似,但较其弱10~12倍。
③其他作用
黄华碱对植物神经节有中等度的抑制作用。鹰爪豆碱对植物神经节有短暂的阻断作用,降低肾上腺皮质及颈动脉窦的反应性,提高子宫肌张力。臭豆碱也能抑制神经节冲动传导,但较弱,并有箭毒样作用。干燥植物有杀灭昆虫的作用(接触毒),全草浸剂尚可驱肠虫。叶的流浸膏静脉注射可使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心率变快。
性味
《宁夏中草药手册》:"甘,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
《宁夏中草药手册》:"祛痰,止咳。治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
复方
治咳嗽痰喘:牧马豆,苏子各三钱。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花杜仲藤
- 乌木屑
- 猫爪草
- 麻皮
- 龙利叶花
- 网纹灰包
- 马桑
- 牦牛角
- 风气草
- 无患子皮
- 土人参
- 穗花蛇菰
- 龙齿
- 龙脑膏香
- 蛇疙瘩
- 野猪胆草
- 鹰爪枫
- 虎尾兰
- 藨寄生
- 老虎耳
- 多蕊蛇菰
- 山胡萝卜
- 钻石风
- 石香葇
- 白金果榄
- 搜山黄
- 石上瓜子菜
- 兴安升麻
- 黄颡鱼涎
- 一颗针
- 鹿梨
- 石龙子
- 大百解薯
- 冬葵根
- 漏斗菜
- 稗米
- 野草香
- 铜锤草
- 乌榄核
- 乌蔹莓
- 菊三七
- 黑细辛
- 黄蜀葵根
- 菊花根
- 苔菜
- 白头翁
- 金钗
- 鳡鱼
- 野扇花果
- 红蓝地花
- 阿尔泰扭藿香
- 龙须菜
- 青活麻
- 菠菜子
- 毡盖木耳
- 鲛鱼皮
- 黄粱米
- 刺楸树皮
- 脓见愁根
- 白三七根
- 大一面锣
- 大风子
- 响叶杨
- 苦瓜叶
- 姜皮
- 松蕈
- 黄花紫丹参
- 小黑药
- 丁癸草根
- 八仙草
- 香茶菜根
- 木兰寄生
- 薜荔
- 海岛苎麻叶
- 落葵子
- 马鹿花
- 麻鱼肉
- 蝉蜕
- 黄珠子草
- 海桐花
- 龙爪树
- 松树梢
- 水黄
- 野山芝麻
- 流苏子根
- 麋角
- 枇杷芋
- 马缨杜鹃
- 黑皮根
- 峨山草乌
- 草蜘蛛
- 毛脉南蛇藤
- 美丽胡枝子
- 饱饭花
- 巴豆油
- 岭南花椒根
- 长春花
- 仙人杖
- 罐子草
- 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