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气笋子
《中华本草》:芒气笋子
拼音注音
Mánɡ Qì Sǔn Z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芒含寄生虫的幼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芒,宿根多年生草本,秆较高大,高1-2m。无毛或在花序以下疏生柔毛。叶鞘均长于节间,除鞘口有长柔毛外,余均无毛;叶舌钝圆,长1-2mm先端具纤毛;叶片线形,长20-50cm,宽6-10mm,无毛,或下面疏具柔毛并被白粉。圆锥花序扇形,长15-40cm,主轴无毛或被短毛,公延伸至中部以下;分枝较强壮而直立,长10-30cm,每节具1短柄和1长柄小穗;穗轴节间长4-8mm,无毛;小穗柄无毛,先端膨大,短柄1.5-2(-3)mm,长柄向外开展,长4-6mm;小穗披针形,长4.5-5mm,基盘具白色至黄褐色之丝状毛,其毛稍短或等长于小穗;第1颖先端渐尖,具2脊,背部全部无毛,具3脉,第2颖舟形,先端钝,较颖稍短;第2外稃较狭,较颖短1/3,在先端1/3处以上具2齿,齿间具1芒,芒长8-10mm,膝曲,芒柱稍扭曲,内稃微小,长约为外稃之半,先端不规则地齿裂。花、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河边湿地。资源分布:广布南北各地。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补肾;止呕。主肾虚阳痿;妊娠呕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磨盘草
- 米仔兰
- 南方荚蒾
- 马蹄细辛
- 马蹬草
- 猫肉
- 米面蓊叶
- 麻腊干
- 绵马贯众
- 南天竹
- 美汉草
- 南板蓝叶
- 芒小米草
- 芒根
- 马绊草
- 猕猴桃藤中汁
- 猫爪草
- 猫眼草
- 米百合
- 麻鱼胆
- 美丽胡枝子根
- 南川升麻
- 马瓞儿
- 猕猴梨
- 马鞍藤根
- 猕猴肉
- 麦瓶草种子
- 米团花
- 米碎花根
- 麻柳叶
- 麻根
- 麻疯树
- 麻风树
- 马牙贯众
- 马甲子根
- 马肉
- 马鬃蛇
- 马鬐膏
- 猫头
- 猫头鹰
- 马齿
- 猫皮毛
- 白矾
- 绵藤
- 南岭黄檀
- 马鞍藤
- 马骨节
- 芒花
- 猕猴桃藤
- 马鬃参
- 马鹊树
- 麦刺藤叶
- 麦麸草
- 麦麸草根
- 糜穰
- 缅枣
- 缅茄
- 美丽胡枝子
- 美登木
- 芒刺复叶耳蕨
- 马草
- 马蹄甲
- 马鞭石斛
- 盲肠草
- 麻叶荨麻
- 麻柳果
- 绵毛娃儿藤
- 美丽桐
- 南方六道木
- 芒种花
- 马蹄荷根
- 马蹄蕨
- 猫腿姑
- 麦瓶草
- 麻叶
- 麻叶绣球果
- 麻牛膝
- 麻皮
- 绵毛金腰
- 麻腐
- 美花风毛菊
- 牦牛角
- 马铃根
- 猕猴桃
- 猫耳朵草
- 麦奴
- 楹树
- 米饭花
- 南五味子
- 麦门冬
- 美脉藁本
- 马肠薯蓣
- 马钱子粉
- 麦饭石
- 绵阳岩白菜
- 南方红豆杉
- 南方露珠草
- 鳗鲡鱼膏
- 麋脂
- 绵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