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柳果
《中华本草》:麻柳果
拼音注音
Má Liǔ Guǒ
别名
一群鸭、雁鹅群
出处
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
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 C.[P.ste-roptera C.DC.var.sinensis Graebn]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18-30m。树皮黑灰色,深纵裂,幼树具长柔毛和皮孔,叶痕明显。冬芽细长有柄,裸露,被锈褐色毛。髓部薄片状。叶互生,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少有奇数羽状复叶,长8-16cm,叶轴两侧有狭翅,小叶10-28枚,长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2cm,宽2-3cm,先端钝圆或短尖,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表面有细小的疣状突起,中脉和侧脉腋内有1簇极短的星状毛。葇荑花序,与叶同时开放,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单生于去年生的枝腋内,长6-10cm ,下垂,雄花有1苞片和2小苞片,并有1-2枚发育的花被片,雄蕊6-18;雌花序单生新枝顶端,长10-20cm,花序轴密被星状毛和单毛,雌花单生苞腋内,左右各有1个小苞片,花被片4,贴生于子房,子房下位,2枚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2裂,果序长20-45cm,小坚果长椭圆形,长6-7mm,常有纵脊,两侧有由小苞片发育增大的果翅,条形或阔条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平原溪涧河难滩、阴湿山地杂木林中,喜光,现已广泛栽培于庭园或道旁。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东北和华北仅有栽培。
形状
性性鉴别 小坚果类卵形,鲜品黄绿色,干品棕褐色,长约6mm,顶端宿存花柱二分叉。果翅2,着生于果实顶端北面,翅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平行或顶端稍外展,具纵纹。质坚,不易破碎,断面白色。气微清香,味淡。
性味
苦;性温
炮制
炒黄用。
归经
肺经
功能主治
温肺止咳;解毒敛疮。主风寒咳嗽;疮疡肿毒;天泡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5g。外用:适量,煎水洗。
复方
治疗天疱疮:枫杨嫩叶及果实各一斤,煎水洗澡。忌人口。(《中草药通讯》(2):58~59,1972)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止咳。2.《中草药通讯》(2): 58一59, 1972:治疗天疱疮:枫杨嫩叶及果实各一斤,煎水洗澡。忌入口。3.《重庆草药》:内服慎用,体弱者少用。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麻柳果
拼音注音
Má Liǔ Guǒ
别名
一群鸭、雁鹅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出处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
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果实。夏季采收。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
炮制
炒黄用。
功能主治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止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8钱。
复方
治疗天疱疮:枫杨嫩叶及果实各一斤,煎水洗操。忌入口。(《中草药通讯》(2):58~59,1979)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黄麻子
- 黑大豆花
- 麦刺藤叶
- 眼睛草
- 雀翘
- 黄鳝藤根
- 麋角
- 鳗鲡鱼血
- 马肝
- 水松叶
- 黑络丸菌
- 黑三棱
- 麻母
- 水前草
- 麻柳叶
- 益智
- 盐匏藤
- 瓜子金
- 葛藟叶
- 狗骨
- 黑面防己
- 黑骨头
- 燕麦草
- 青羊胆
- 硬骨凌霄
- 黑心姜
- 黑皮跌打
- 蝈蝈
- 黑种草
- 麻叶荨麻
- 黑石珠
- 马绊草
- 藤商陆
- 黑壳楠
- 青蒿囊虫
- 水苎麻
- 瓜螺
- 水茄冬子
- 水狗子
- 狗爪樟
- 玉柏
- 水翁皮
- 黑芝麻
- 罂粟壳
- 麻秸
- 水红木花
- 葛藟
- 马鬐膏
- 黑皮青木香
- 玉米
- 盐肤木皮
- 黑面叶根
- 黄鹌菜
- 青鳞鱼
- 葛花
- 黑老虎
- 青箭杆草
- 燕窝
- 玉蜀黍
- 鸜雉
- 黑葡萄液汁
- 黄零陵香
- 雀头血
- 马铃薯
- 盐胆水
- 牙刷草
- 青胡桃果
- 马鹊树
- 狗爪豆
- 葛蔓
- 玉山芎穷
- 钱针万线草
- 青荚叶茎髓
- 雀瓮
- 三七草
- 马鞭石斛
- 牙新渊
- 益智仁
- 水胡满根
- 麦撇花藤
- 黑牵牛
- 麻疯树
- 青羊肝
- 麦麸草根
- 黑点草
- 紫云英
- 羊吊钟
- 水朝阳草
- 玉蝉花
- 燕麦灵
- 黑及草
- 水榆
- 青丝龙
- 三加花
- 黑鸫
- 甘蕉根
- 青蒿露
- 雀
- 水接骨丹
- 疳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