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茇根
《中华本草》:荜茇根
拼音注音
Bì Bá Gēn
别名
荜拨没、荜勃没。
英文名
Root of Long Pepper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Longum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冼净,晒干。
原形态
荜茇 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状茎直立,多分枝。茎下部匍匐,技横卧,质柔软,有纵校和沟槽,幼时被粉状短柔毛。叶在生;下部的叶卵圆形,具较长的柄,向上的叶渐成为卵状长圆形,柄较短,顶端叶无柄,基都抱茎,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腺7条,全部基出。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长4-5cm,直径约3mm;总花梗长2-3cm,被短柔毛;苞片近圆形,盾状;雄蕊2,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cm,直径约4mm,于果期延长;苞片直径约lmm;子房卵形,柱头3。浆果下部与花序轴合生,先端有脐状凸起,直径约2mm。花期春季,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600m的疏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福建、广东和广西有栽培。
化学成分
荜茇根含胡椒碱(piperine),荜茇明碱(piplartine,piperlongumine),荜茇明宁碱(piperlonguminine),3,4,5-三甲氧基桂皮酸甲酯(methyl 3,4,5-trimethoxcinnamate),头花千金藤酮(cepharanone)B,头花千金藤二酮(cepharadione)A及B,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actam)All,去甲头花千金藤二酮(norcepharadione)B,荜茇二酮(piperadione),去甲荜茇二酮[2-hydroxy-methoxy-4H-dibenzo[de,g]quinoline-4,5-(6H)-eione],胡椒酰胺(pipercide),几内亚胡椒酰胺(guineensine),荜茇酰胺(longamide),胡椒内酰胺(piperolactam)A、B及C。叶含水量异丁胺(isobutylamine),十三烷(tridecane),十三烷醇(tridec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药理作用
荜茇明碱有明显降低狗血压的作用,阿托品及抗组织胺药对其降压作用没有影响。于第二颈椎处横切脊髓后,降压作用仍然保持。对呼吸的频率及深度均无影响。对兔和大鼠回肠可抑制其张力和收缩力最后麻痹,洗去药物可以恢复。胡椒碱的药理见荜茇条。
性味
辛;温
归经
肾;胃经
功能主治
温中行气;降逆消食;散寒止痛;截疟。主中寒脘腹胀满;呕逆;食积不化;疝肿;妇女宫寒不孕;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成粉,每次1-2g,每日2-3次。
各家论述
《本草拾遗》:主五劳七伤,阴汗,核肿。冷气呕逆,心腹胀满,食不消,寒疝核肿,妇人内冷无子。治腰肾冷,除血气。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荜茇根
拼音注音
Bì Bá Gēn
别名
荜拨没(《本草拾遗》)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根。
化学成分
根含胡椒碱、荜茇明碱、荜茇明宁碱。茎含荜茇明碱。
药理作用
荜茇明碱有明显降低狗血压的作用,阿托品及抗组织胺药对其降压作用没有影响。于第二颈椎处横切脊髓后,降压作用仍然保持。对呼吸的频率及深度均无影响。对兔和大鼠回肠可抑制其张力和收缩力最后麻痹,洗去药物可以恢复。胡椒碱的药理见"荜茇"条。
性味
《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
《本草拾遗》:"主五劳七伤,阴汗,核肿。""冷气呕逆,心腹胀满,食不消,寒疝核肿,妇人内冷无子。治腰肾冷,除血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柚
- 朝天子
- 四大天王
- 九子连环草
- 大叶接骨藤
- 海虾壳
- 葡萄藤叶
- 老鸦柿
- 狼紫草
- 酱头
- 剪红纱花
- 金鸡纳
- 苏木蓝
- 枕材
- 粳米
- 竹卷心
- 琉璃草根
- 撒发
- 蟹爪
- 麦门冬
- 牛奶树子
- 肥荚红豆
- 子楝树根
- 檵花
- 剑花
- 羊肝
- 金橘
- 蘘荷花
- 椒蒿
- 绛梨木叶
- 玉簪花
- 桃子
- 尖连蕊茶根
- 猪髓
- 土附子
- 白千层
- 粟米草
- 鰕虎鱼
- 樟脑
- 紫丁香
- 地柏
- 红帽顶
- 蓝叶藤
- 甘菊
- 高粱根
- 石瓜子
- 水草乌
- 散血子
- 独蕨箕
- 百灵草
- 碱蓬
- 天仙果
- 葎草根
- 水龙
- 紫阳花
- 干漆
- 藕粉
- 钩吻
- 洪连
- 黄鲴鱼
- 紫苏苞
- 柠条
- 毛瓣绿绒蒿
- 柿花
- 紫河车
- 圆萼刺参
- 红鬼笔
- 泡桐树皮
- 马兰
- 小金牛草
- 柴桂
- 地筋
- 臭藤子
- 红皮云杉
- 刺柏
- 野桂花
- 紫花地丁
- 狼油
- 榕树皮
- 省沽油根
- 粗叶卷柏
- 榔榆茎
- 红花山牵牛
- 鸦葱
- 叶下红
- 地胆
- 三品一枝花
- 广金钱草
- 熊掌
- 白龙穿彩
- 风气草
- 鸡脑
- 亚婆潮
- 滑叶跌打
- 牛胞衣
- 虱婆草
- 皱叶鼠李
- 大金发藓
- 紫荆花
- 黄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