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珠树
《中华本草》:白珠树
拼音注音
Bái Zhū Shù
别名
老虎尿、老虎面、满山香、牛头药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白珠树的根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ultheria leucoarpaBl,var.cumingiana(Vidal)T.Z.hsu(G.cumingiana Vidal;G.lecocarpaBl.f.cumingicna(Vidal)Sleum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常绿灌木,高1-1.5m。小枝细长,多弯向一侧,幼时绿色,老时紫红色,常具纵纹。单叶互生;叶柄长3-5mm;叶片厚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8cm,宽2-3.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矮钝锯齿,两面均无毛,主脉和网脉均明显隆起。总状花序腋生,长达5cm,有花1-5朵,花梗长4-5mm;苞片小,卵状披针形,渐尖头;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边缘稍有睫毛;花冠白色,钟状,口部5裂,裂片稍张开;雄蕊10,花丝扁平,被微柔毛,药室先端伸长成2芒;子房扁球形,微5裂,花柱长4mm。浆果状蒴果扁球形,具宿存的花柱,宿粤深紫色,肉质。种子多数,细小。夏季开花。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或灌木丛中,喜砂质壤土。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海南等地。
性味
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根30-60g;或浸酒。外用:茎、叶适量,煎水洗;或鲜叶捣敷。。
临床应用
满山香冲剂满山香根1000g,糖粉适量,取满山香根,按水提取乙醇沉淀法,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低温浓缩至相对密度1.38-1.40(热测)。加适量糖粉与糊精,制软材,制颗粒,低温干燥,整粒,分装,每袋重6.5-7.5g,约相当于满山香根8g。功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口服或鼻饲,每次:岁以下半袋,2-4岁1袋,5-10岁1袋半,11岁以上2袋,每日2次,[《中草药通讯》1979,(7):22]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珠树
拼音注音
Bái Zhū Shù
别名
滇白珠树、小透骨草、透骨香、钻骨风、火炭子、透骨草[云南、贵州]、满山香、满天香、洗澡叶、冬绿树
来源
为杜鹃花科白珠树属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Rehd.,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胃寒疼痛。风寒感冒。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冰凉花
- 斑鸠木
- 白蝶花
- 波斯菊
- 芙蓉叶
- 白杜鹃花
- 半截叶
- 半拉子
- 半枝莲
- 贵州追风散
- 小石蝴蝶
- 鸡桑叶
- 标杆花
- 波罗蜜
- 鸡蛋七叶
- 波罗蜜树液
- 鲚鱼
- 过山枫
- 鬼臼
- 鸽卵
- 矮醋栗
- 牛筋草
- 高山望
- 牛蹄甲
- 鸽肉
- 鲛鱼皮
- 鲫鱼
- 鸡冠花
- 鳜鱼胆
- 繁缕
- 釜脐墨
- 鸡腿堇菜
- 鸡蛋七
- 鬼柳树
- 鬼箭锦鸡儿
- 圆叶锦葵根
- 鲸蜡
- 鸡嗉子叶
- 过江藤
- 锅焦
- 鸡爪簕
- 鸡翔草
- 高山黄华
- 鸡血李
- 鸡血莲
- 鬼臼叶
- 肥皂核
- 阿月浑子
- 风化硝
- 鸭
- 鲫鱼骨
- 鸡嗉子果
- 牛脾
- 鸡肝
- 鸡腿蘑
- 鸽粪
- 翻天红
- 昂天莲
- 龟版胶
- 芙蓉花
- 阿育魏实
- 防已
- 防风花
- 鸡爪竻
- 高山黄华根
- 鸡蛋花
- 粉团花
- 高山大黄
- 鸡雪莲
- 龟肉
- 腐婢
- 蜂乳
- 蜂蜡
- 风藤
- 鸡嗉子
- 鸡爪七
- 革叶蓼
- 鸡肫草
- 蜂毒
- 蝮蛇骨
- 白沙糖
- 白沙虫药
- 飞蛾七
- 鲛鱼胆
- 赶山鞭
- 鬼箭羽
- 鳡鱼
- 肥猪草
- 风藤草
- 风车藤
- 飞来鹤
- 过江龙子
- 粉藜
- 龟版
- 风花菜
- 白沙蒿
- 野薴麻
- 高原蚤缀
- 高山金挖耳
- 高粱火焰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