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花
《中华本草》:防风花
拼音注音
Fánɡ Fēnɡ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出处
出自《药性论》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 Schischk.采收和储藏:8-9月花开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桂冠色,根头处密一纤维状叶柄残基及明显的环纹。茎单生,二歧分枝,分枝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稍抱茎;叶片卵形或长圆形,长14-35cm,宽6-8(-18)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长圆形,有柄,长5-8cm,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末回裂片狭楔形,长2.5-5cm,宽1-2.5cm;顶生叶简化,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商,顶生花序梗和分枝顶端,顶生花序梗长2-5cm,伞辐5-7,长3-5cm,无毛;无总苞片;小伞形花序有花4-10,小总苞片4-6,线形或披针形,长约3mm;萼齿三角状卵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长约1.5mm,无毛,先端微凹,具内折小舌片。双悬果狭圆形或椭圆形,长4-5mm,宽2-3mm,幼时有疣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辛;性微温
归经
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
理气通络止痛。主脘腹痛;四肢拘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
《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骨节间疼痛。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防风花
拼音注音
Fánɡ Fēnɡ Huā
出处
《药性论》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花。
功能主治
《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骨节间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高山大黄
- 鸡雪莲
- 龟肉
- 腐婢
- 蜂乳
- 蜂蜡
- 风藤
- 鸡嗉子
- 鸡爪七
- 革叶蓼
- 鸡肫草
- 蜂毒
- 蝮蛇骨
- 白沙糖
- 白沙虫药
- 飞蛾七
- 鲛鱼胆
- 赶山鞭
- 鬼箭羽
- 鳡鱼
- 肥猪草
- 风藤草
- 风车藤
- 飞来鹤
- 过江龙子
- 粉藜
- 龟版
- 风花菜
- 白沙蒿
- 野薴麻
- 高原蚤缀
- 高山金挖耳
- 高粱火焰苞
- 风叶藤
- 鸡公柴果
- 鸡冠子
- 粉苞苣
- 安徽刺黄柏
- 翻白草
- 艾叶
- 蝮蛇
- 扁豆根
- 鸡嗉子根
- 鸡桑根
- 白透骨消
- 福建胡颓子叶
- 牛轭草
- 蜂房
- 艾麻草
- 鬼笔
- 附地菜
- 谷芽
- 枫柳皮
- 高山露珠草
- 鸡骨柴叶
- 埃蕾
- 庵摩勒
- 艾虎脑
- 风箱树花
- 鲛鱼
- 高粱乌米
- 鸡谷草
- 粉萆
- 安胎药
- 麂子草
- 庵 (艹闾)
- 覆盆子
- 饭团藤
- 鸡根
- 锅铲叶
- 鸡血藤
- 蜂蝇
- 飞廉
- 鸡掌七
- 鸡肉
- 鸡腰果
- 鸡蛋果
- 庵 (艹闾)子
- 庵闾子
- 肥肉草
- 龟胶
- 蜂斗菜
- 覆盆子叶
- 风寒草
- 凤尾草
- 高粱泡根
- 楸叶
- 大花威灵仙
- 马牙半支
- 黄藨根
- 安龙香科科
- 粪鬼伞
- 风兰
- 风箱树根
- 饭包草
- 赶风柴
- 鸡枞
- 隔山消
- 高山紫菀
- 鸡肾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