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花
《中华本草》:防风花
拼音注音
Fánɡ Fēnɡ Huā
英文名
Flower of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出处
出自《药性论》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 Schischk.采收和储藏:8-9月花开时采收,阴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粗壮,长圆柱形,有分枝,淡黄桂冠色,根头处密一纤维状叶柄残基及明显的环纹。茎单生,二歧分枝,分枝斜上升,与主茎近等长,有细棱。基生叶丛生,有扁长的叶柄,基部有宽叶鞘,稍抱茎;叶片卵形或长圆形,长14-35cm,宽6-8(-18)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第一回裂片卵形或长圆形,有柄,长5-8cm,第二回裂片下部具短柄,末回裂片狭楔形,长2.5-5cm,宽1-2.5cm;顶生叶简化,有宽叶鞘。复伞形花序多数,生于茎和分枝顶商,顶生花序梗和分枝顶端,顶生花序梗长2-5cm,伞辐5-7,长3-5cm,无毛;无总苞片;小伞形花序有花4-10,小总苞片4-6,线形或披针形,长约3mm;萼齿三角状卵形;花瓣倒卵形,白色,长约1.5mm,无毛,先端微凹,具内折小舌片。双悬果狭圆形或椭圆形,长4-5mm,宽2-3mm,幼时有疣状突起,成熟时渐平滑;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辛;性微温
归经
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
理气通络止痛。主脘腹痛;四肢拘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
《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骨节间疼痛。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防风花
拼音注音
Fánɡ Fēnɡ Huā
出处
《药性论》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花。
功能主治
《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骨节间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冬虫夏草
- 光叶海桐根
- 滇南马钱
- 防已
- 杜茎山
- 花蝴蝶根
- 荷苞花根
- 灯油藤子
- 大葫芦
- 阳起石
- 胡麻草
- 甘菊
- 花叶矮陀陀
- 葫芦巴
- 野鸦椿花
- 大麻叶佩兰
- 杜鹃花叶
- 单花芥
- 羖羊角
- 虎皮楠
- 雨久花
- 倒吊笔叶
- 甘菊花露
- 虎尾草
- 大花糙苏
- 野鸦椿根
- 冬葵叶
- 银紫丹参
- 野茄树
- 筀笋
- 大箭
- 丁萝卜
- 东莨菪
- 断线蕨
- 白萆薢
- 断节参
- 大头陈
- 白酒草
- 虎掌草叶
- 百味参
- 狗血
- 大浮萍
- 白金果榄
- 银朱
- 蛤蜊肉
- 谷木
- 荷苞花
- 大画眉草花
- 瓜蒌子
- 到老嫩
- 大果巴戟
- 鹰不扑
- 大理菊
- 独活
- 甘露子
- 淡竹叶
- 荷叶
- 灯蛾
- 白豆蔻
- 倒挂草
- 兜兰
- 滇南寄生
- 独脚乌桕
- 白豆
- 白豆蔻壳
- 野花椒根
- 白草莓
- 对虾
- 倒触伞
- 狗蹄
- 野花椒叶
- 鸭儿芹根
- 甘青铁线莲
- 大花美人蕉
- 杜鹃花
- 滇羌活
- 茴香茎叶
- 冠唇花
- 倒赤伞
- 滇獐牙菜
- 甘蔗皮
- 蛤蜊
- 大蛇药
- 代赭石
- 对叶林根
- 倒钩刺
- 薅田藨根
- 大苞甲跖草
- 野酒花
- 东北雷公藤
- 鱼眼草根
- 山半夏
- 刀豆
- 刀豆壳
- 花苜蓿
- 大红菇
- 虎刺
- 白草
- 虎耳还魂草
- 甘青青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