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乌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乌米
来源
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科轴黑粉属植物高粱黑粉菌Sphacelotheca sorghi (Link) Clint.和长轴高粱黑粉菌S. cruenta (Kuehn) Potter寄生于高粱上所生的病穗。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血崩,便血。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高粱乌米
拼音注音
Gāo Liɑnɡ Wū M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高粱坚轴黑粉菌寄生于高粱上所产生的病穗上的孢子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celotheca sorghi(Link)Clint.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病穗,收集孢子堆,晒干。
原形态
孢子堆生于寄主的子房中。椭圆柱形至圆锥形,长数毫米,有坚硬灰色膜包裹,膜由菌丝构成,不易破裂,后期孢子成熟时自顶端破裂,露出黑褐色的孢子团及一个较短的堆轴。不育细胞长圆形至圆形,成组束,无色,直径7-18μm。孢子多球形或近球形,绿褐色至红褐色,直径4.5-9μm,一般为5-7μm,表面光滑或有细微疣刺。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寄生于高粱穗上。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新疆、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台湾、四川、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孢子堆椭圆形或圆柱形,灰黑色,长3-12mm,突出于颖片外,外被菌丝膜。质疏松,膜破裂后,可见黑褐色的孢子团。气微,味淡。
性味
甘;平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调经;止血。主月经不调;崩漏;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稻芽
- 三叶委陵菜
- 爵床
- 田螺壳
- 野猪头骨
- 五爪风
- 豆麻
- 大豆黄卷
- 木槿花
- 山茴芹
- 高山瓦韦
- 过山消根
- 野山茶
- 凹裂毛麝香
- 暗鳞鳞毛蕨
- 四方拳草
- 枯萝卜
- 猩猩木
- 竹(鼠留)肉
- 安徽刺黄柏
- 矮柳穿鱼
- 绿青
- 柠檬
- 阔叶垂头菊
- 海芋
- 大接骨丹
- 大驳骨丹
- 鸡血七
- 盘龙参
- 辫子草根
- 榉树
- 银丝杜仲
- 华南紫萁
- 矮杨梅果
- 沙漏芦
- 矮杨梅皮
- 艾纳香根
- 阿尔泰紫菀
- 高原蚤缀
- 鲫鱼
- 黄龙藤叶
- 大叶铁包金
- 干漆
- 三台红花
- 金背枇杷果
- 阿尔太多榔菊
- 冻青叶
- 乌鳢
- 紫薇根
- 矮茎朱砂根
- 鳍蓟
- 车前草
- 曼陀罗子
- 单体蕊黄芪
- 张公鱼
- 金鱼
- 栀子叶
- 宜昌荚蒾叶
- 滇南冠唇花
- 偏瓣花根
- 荔枝草
- 黄桷树根疙瘩
- 华罂粟
- 天脚板
- 铁角凤尾草
- 阿尔泰扭藿香
- 紫花鱼灯草
- 滇白药子
- 昂天莲
- 白丁香
- 椬梧
- 小松藻
- 凤尾蕉花
- 安徽杜鹃
- 矮脚罗伞
- 安徽小檗
- 剑叶铁树
- 五代同堂根
- 凤眼草
- 火赤链蛇
- 毡盖木耳
- 金腰子
- 橡实壳
- 金露梅
- 闽粤千里光
- 山慈姑
- 山蒿
- 大荃麻
- 天山花楸
- 大泡通叶
- 罗浮柿
- 聚头蓟
- 总状绿绒蒿
- 秃疮花
- 茄叶
- 鲥鱼鳞
- 桦木皮
- 枫树
- 稗根苗
- 天鹅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