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蹼
《中华本草》:鸡蹼
拼音注音
Jī Pǔ
别名
珍珠草、一包针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广叶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steerei(Harr.)Ching[Polypodium steerei Ha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20-40cm。根茎短,粗8-12mm,被深褐色、披针形有网眼的鳞片,全缘或有细齿。叶片长椭圆形,长20-40cm,宽4-8cm,全缘;中脉在背面突起,叶脉不明显,侧脉细而明显。孢子囊群小,圆形,散生于叶片背面的基部以上四分之三处。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西等地。
性味
苦;甘;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主小便不利;热淋;砂淋;白浊;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小儿疳积;脾脏肿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凹朴皮
- 谷精草
- 谷蓼
- 过山青
- 粪箕笃
- 矮陀陀
- 阿氏蒿
- 饭团根
- 鸡内金
- 过江龙
- 钩藤根
- 隔山撬
- 鸡筋参
- 瓦草
- 鮧鱼
- 一口红
- 龟胆汁
- 茯神
- 蜂窝草
- 飞来蓝
- 粉条儿菜
- 安徽小檗
- 飞天蜈蚣
- 鸡爪芹
- 粉背蕨
- 茯苓皮
- 鹌鹑
- 风藤草根
- 鲫鱼胆
- 鸡子壳
- 高粱泡叶
- 阿魏侧耳
- 飞燕草
- 白牛尾七
- 龟甲
- 肥皂荚
- 矮卫矛
- 蝮蛇皮
- 防风
- 鸡脚草乌
- 鸡血
- 露蜂房
- 鬼针草
- 阿里红
- 贵州卷柏
- 鸡头
- 过山风
- 鸡脚莲
- 老鸦柿
- 凤尾草
- 福建柏
- 肥荚红豆
- 过山消根
- 钩凝菜
- 飞扬草
- 高山栲
- 鸡麻
- 白牛胆
- 鸡大腿
- 革叶茴芹
- 蜂蜜树
- 钩钱草
- 鸡冠菜
- 隔山香
- 鸡肚肠草
- 鸡肠
- 红花龙胆
- 飞蛾藤
- 鸡子黄
- 高寒露珠草
- 高山柏
- 凹瓦韦
- 矮脚苦蒿
- 过山龙
- 牛舌癀
- 高原点地梅
- 鬼目
- 飞龙掌血叶
- 飞天蠄蟧
- 蝮蛇脂
- 驹胞衣
- 野木耳菜
- 高良姜
- 骨牌蕨
- 粉萆薢
- 蝮蛇蜕皮
- 贵州远志
- 过山蕨
- 暗鳞鳞毛蕨
- 鸡冠参
- 矮脚罗伞
- 革耳
- 贯众叶溪边蕨
- 鬼点灯
- 糯米藤
- 桉树果
- 肺形草
- 鲱鱼
- 笔筒草
- 骨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