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包藤
《中华本草》:浆包藤
拼音注音
Jiānɡ Bāo Ténɡ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勐龙链珠藤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yxia menglungensis Tsiang et P.L.Li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木质藤本,枝直径4mm,节间长4-14cm,直径约2mm,具瘤状突起。叶对生至3叶轮生;叶柄长约1cm;叶纸质,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9-11cm,宽3-4cm(最大的长达12cm,宽达4.2cm);中脉在叶面微凹,在叶背凸起,侧脉多数。聚伞花序伞形状,1-4个顶生或腋生,长2-6.7cm,被浅灰色短柔毛,每个花序着花15-20朵;花5数;苞片和花萼均密被浅灰色短柔毛,苞片、小苞片和萼片同形;花萼长圆状卵圆形(长约2mm,宽约1mm),先端钝,内面基部无腺体;花冠白色,高脚碟状,外面被浅灰色微柔毛,内面在雄蕊着生处以下被长柔毛,花冠简圆筒状,长约6mm,中部以上膨大,花冠裂片卯圆形,急尖,向左覆盖;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胚珠每室3个,2排,花柱丝状,柱头长圆形,被毛茸。花期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50m的山地密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性味
苦;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截疟。主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注意
《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浆包藤
别名
大果链珠藤
来源
夹竹桃科浆包藤Alyxia siamensis Craib,以根、茎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苦、涩,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
1~2钱,用酒少量,泡1刻钟后,水煎服,或加胡椒(或草果)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蝮蛇
- 紫油木叶
- 陈火腿骨
- 百味叶
- 龟血
- 楤木叶
- 落葵
- 牛肺
- 马鬃参
- 黄锁梅
- 大巢菜
- 猫油
- 刺瓜
- 马刀
- 海柳
- 竹蠹虫蛀末
- 蒲桃叶
- 芙蓉菊根
- 黑大豆花
- 空心苋
- 蓝圆鲹
- 水黄连
- 竹节香附
- 灰菜
- 岩节连
- 水朝阳
- 红豆蔻
- 土木香
- 雀舌豆
- 三点金草
- 樟树子
- 黄连
- 毛叶木通
- 挪挪果
- 麻母
- 网脉橐吾
- 多穗石柯茎
- 窃衣
- 银边翠
- 羽叶山蚂蝗
- 水黄花
- 棕树心
- 黄葵
- 蜈蚣草
- 短柄南蛇藤茎叶
- 齿瓣延胡索
- 白桂
- 麻叶绣球果
- 花椒簕
- 牛西西
- 高粱米糠
- 竹节三七
- 鹅内金
- 鸡屎白
- 广枣
- 巴豆树根
- 短柱梅花草
- 长柄赤车
- 野饭豆
- 紫杜鹃
- 麦刺藤叶
- 木兰皮
- 鱼眼草根
- 金剪刀草
- 矮脚南
- 海南地不容
- 微籽
- 软蒺藜
- 灰毛婆婆纳
- 裂叶崖角藤
- 越橘叶
- 鸡枞
- 苦苣苔
- 棣棠花
- 苒苒草
- 野绿麻根
- 钩栗
- 飞来鹤
- 鸡骨草
- 矮卫矛
- 珠儿参
- 无风自动草
- 山蒜
- 盘肠草
- 竹沥
- 马棘
- 豌豆
- 红叶树
- 麻布七
- 红景天
- 龙脑膏香
- 焮麻
- 肥皂核
- 鸡爪草
- 鹿衔草
- 猪肚
- 泡桐树皮
- 马蹄荷根
- 棕榈叶
- 丁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