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紫堇
《中华本草》:巨紫堇
拼音注音
Jù Zǐ Jǐn
英文名
Large Corydalis
出处
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巨紫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gigantea Trautv.et Mey.[C.gigantea Trautv.et Mey.var.amurensis Regel]
原形态
巨紫堇 多年生中型草本,高60-120cm,无毛。根头部粗大成块。茎直立,中空,上部多分枝。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轮廓三角形,三出全裂,裂片有短柄,再羽状深裂,最终裂片椭圆形至长卵形,长2-7cm,下面淡绿色;茎生叶无或仅1枚,干后变黑。总状花序腋生,2-3分枝,组成圆锥状,长10-20cm,花密生;苞片条形;萼片大,宽卵形,早落;花冠红紫色,长15-25mm,距长占外轮上瓣全长的2/3-4/5,平直,子房条形,柱头戟形。蒴果椭圆形,长1-1.4cm,花柱宿存。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沟边。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等地。
化学成分
巨紫堇含左旋斯氏紫堇碱(scoulerine),左旋碎叶紫堇碱(cheilanthifoline),左旋山缘草碱(adlumine),原阿片碱(protopine),血根碱(sanguinarine),二羟基血根碱(dihydroxysanguinarine),右旋比枯枯灵碱(bicuculline)和左旋山缘草定碱(adlumidine)等生物碱。
药理作用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寒。有镇痛镇静、抗菌消炎的功能。用于各种疼痛。
性味
苦;寒
归经
肺;心;肝经
功能主治
镇痛镇静;抗菌消炎。主各种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内服,3-6g;研末,1-2g。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洋葱
- 野油麻
- 金纽子
- 柚叶
- 猪蓼子草
- 紫珠
- 紫草茸
- 豺皮
- 酸枣根皮
- 棠梨
- 甜石榴
- 藤茶
- 铁罗伞
- 桐油
- 无腺橉木
- 小地扭
- 线叶金鸡菊
- 小红蒜
- 小洋紫苏
- 菥蓂子
- 鸭公藤
- 岩参
- 盐肤子
- 原羚角
- 枣树皮
- 竹节蓼
- 柱果木榄叶
- 大人血七
- 西南山茶
- 高山芹根
- 野豇豆
- 水飞蓟
- 布狗尾
- 竹节参
- 石燕
- 大块瓦
- 多花胡枝子
- 虾子草
- 山漆树
- 白鹇
- 光叶山黄麻
- 鄂西粗筒苣苔
- 堇叶山梅花
- 橘络
- 十八症
- 番石榴皮
- 太子参
- 大芒萁
- 长管蝙蝠草
- 心胆草
- 天水蚁草
- 石萝藦
- 沙棘豆
- 蝎子七
- 仰天钟
- 小黑牛
- 珊瑚
- 青蛇藤
- 方蟹
- 象肉
- 金边龙舌兰
- 大麻漆
- 红骨参
- 福参
- 红花栝楼
- 石笔海胆
- 大叶花椒茎叶
- 金耳环
- 辛参
- 光石韦
- 接气草
- 大苞叶千斤拔叶
- 葱汁
- 西南金刚藤
- 伏牛花
- 光杆琼
- 光棍草
- 鸡雪莲
- 血苋
- 尖嘴林檎果
- 无莿根
- 大茶药根
- 尖槐藤
- 惊风草
- 锡
- 水将军
- 番石榴树皮
- 蟾蜍
- 景天
- 阴香皮
- 光头稗子
- 芜菁甘蓝子
- 人指甲
- 福参叶
- 蟹壳
- 肖鸢尾根
- 凤冠草
- 韭菜
- 金钟茵陈
- 胡桃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