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松根
《中华本草》:岗松根
拼音注音
Gǎnɡ Sōnɡ Gēn
别名
扫把枝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岗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eckea frutescens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纤细,多分枝。叶小,对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狭线形或线形,长5-10mm,宽约1mm,洗端尖,上面有沟,下面突起,有透明油腺点;中永1条,无侧脉。花小,白色,单产一于叶腋内;苞片早落;花梗长1-1.5mm;萼管钟状,长约1.5mm,萼齿5,细小三角形;花瓣5,长约1.5mm,基部狭窄成短柄;雄蕊10枚或稍少,成对与萼齿对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短,宿存。蒴果小,长约2mm;种子扁平,有角。花期7-8月,果期9-11月。
性味
味苦;辛;性寒
归经
归肺;脾;肚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解毒利尿。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胃痛;肠炎;黄疸;小便淋痛;脚气;湿疹;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胡萝卜叶
- 李核仁
- 凤尾蕉叶
- 海南粗榧
- 梓菌
- 栝楼皮
- 柳叶藓
- 冷饭果叶
- 滑叶木通
- 岭南杜鹃
- 浆包藤
- 黄心果
- 柃木
- 烂茶叶
- 荠菜子
- 鹄绒毛
- 苦碟子
- 黄水茄
- 蜂窝草
- 火焰兰
- 寄居蟹
- 藿香根
- 虎睛
- 光明盐
- 栗树皮
- 两广瘤足蕨
- 鳢鱼肠
- 活血丹
- 凉喉茶
- 柳屑
- 花叶冷水花
- 鸡蛋花
- 剪刀草
- 虎杖
- 关公须
- 黄蓬花
- 栗
- 炉甘石
- 滑石
- 淡豆豉
- 独花兰
- 虎皮草
- 葛根
- 桐皮
- 焦槟榔
- 九仙草
- 阔叶假参
- 冷蕨
- 江珧柱
- 甘青铁线莲
- 虎掌南星
- 咳嗽草
- 虎石头
- 尖头蚱蜢
- 寒水石
- 江篱
- 大五爪金龙
- 棱子芹
- 蠘
- 梵天花根
- 汉中防己
- 火棘
- 尖顶地星
- 灰包
- 宽筋藤
- 鸡骨草
- 海杧果
- 华东膜蕨
- 鲛鱼胆
- 昆明鸡血藤
- 狸肉
- 尖齿耳蕨
- 瑞香根
- 虎耳兰
- 剑皮树菌
- 姜味草
- 花椒簕
- 接筋草
- 岗松
- 苦菜
- 狐肉
- 淮山
- 蛤蜊
- 大叶楠
- 矩圆线蕨
- 见血住
- 尖尾风
- 梨果仙人掌
- 苦玄参
- 虎尾草
- 尖舌苣苔
- 苦良姜
- 见风消
- 接骨丹
- 苦木
- 竹茹
- 狗骨节
- 苦蓢树
- 虎头蕉
- 假连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