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橙
《中华本草》:尖山橙
拼音注音
Jiān Shān Chénɡ
别名
乳藤、竹藤、藤皮黄、乳汁藤、鸡腿果、石芽枫、岩山枝、黄狗合藤、驳筋树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尖山橙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dinus fusiformis Champ.ex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
原形态
粗壮木质藤本。全株具乳汁;茎皮灰褐色;幼枝、嫩叶、叶柄、花序被短微毛,渐变无毛。叶对生,近革质;叶柄长4-6mm;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稀椭圆状披针形,长4.5-12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侧脉每边15条,向上斜升到叶缘网结。顶生聚伞花序,有花6-12朵,长3-5cm;花窖5深裂,裂片长圆形,先端急尖;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裂片5,长卵圆形或倒披针形,比花冠筒长,向左覆盖,偏斜不正;副花冠鳞片状,鳞片先端2-3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下部。浆果椭圆形,橙红色,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钝,长3.5-5.3cm,直径2.2-4cm。种子压扁,近圆形或长圆形,边缘不规则波状。花期4-9月,果期6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地疏林中或山坡路旁。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和贵州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条圆柱形,嫩枝、叶具毛茸,茎枝多木化。单叶对生,叶片椭圆形,长可达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于下表面微突起。质较厚。有时可见花或果实。花淡黄棕色或类白色,高脚碟状。果实纺锤形,皱缩,长3.5-6cm,直径约3cm,橙黄色,顶端具短尖。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
从尖山橙的全植物中分离得到15种生物碱:11,19(R).二羟基他波宁[11, 19(R)-dihydroxy tabersonine],11羟基-14, 15a-环氧他波宁(11-hydroxy-l4, 15a-epoxy tilbersonine),Nb-氧化攀援山橙碱(scandine Nb-oxide),攀援山橙碱(scandine),摩洛斯堪多灵碱(mo1oscandOnine),10-羟基攀援山橙碱(10-ydroxyscandine),柯蒲木宁碱(kopsinine), 15a-羟基柯蒲木宁碱(15a-hydroxykopsinine),印度鸭脚树碱(venalstonine),他波宁(tabersonine), 11-甲氧基他波宁(11-methoxytabersonine),11-羟基他波宁(11-hydroxytabersonine),土波台文碱(tubetaiwine),长春尼宁(vindolinine),去乙酰基匹克拉林碱(deacetylpicraline)。
性味
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湿;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注意
果实有毒,误食可导致呕吐。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山橙
别名
竹藤、乳汁藤、藤皮黄、鸡腿果、石芽枫、黄狗合藤、咛头果
来源
夹竹桃科尖山橙Melodinus fusiformis Champ.,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功能主治
活血,祛风,补肺,通乳。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备注
果实有毒,误食能致呕吐。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芦荟花
- 黄海葵
- 鄂西粗筒苣苔
- 多穗蓼
- 橙耳
- 法罗海
- 黄花菜子
- 旋花苗
- 云南小阴地蕨
- 白土茯苓
- 鬼毛针
- 牛含水
- 鹳肉
- 六曲
- 白猪母菜
- 观音苋
- 观音茶
- 石蔓藤
- 母丁香
- 竹叶吉祥草
- 柿霜
- 蒲葵根
- 柠檬皮
- 虫牙药
- 钟乳石
- 牡荆
- 小叶眼树莲
- 刺猬皮
- 蜘蛛抱蛋
- 决明子
- 醉魂藤
- 草龙
- 树舌
- 母菊
- 合树菌
- 山沉香
- 荆芥叶莸
- 吉笼草
- 瑞香
- 鹰骨
- 尖顶羊肚菜
- 牛羊草结
- 麦冬
- 姜皮
- 鸡冠子
- 鸡骨柴
- 墙草根
- 虱草花
- 落地小金钱
- 紫玉簪根
- 地精草
- 草豆蔻
- 金丝矮陀陀
- 黄桷树根疙瘩
- 鲜地黄
- 紫金莲
- 香胶木叶
- 密蒙花
- 桉油
- 鱼鳞菜
- 小马齿苋
- 香叶
- 酒酿
- 鸡桑根
- 震天雷
- 华南紫萁
- 千叶独活根
- 鸡爪簕
- 香艾
- 牛黄
- 火秧竻蕊
- 王不留行
- 红皮
- 杨梅根
- 山荆子
- 孩儿茶
- 牛耳岩白菜
- 肉半边莲
- 参须
- 黑脂麻
- 羚羊肉
- 四角蒲桃
- 山红稗
- 杏花
- 土玉桂
- 土大香
- 夜花藤
- 鲚鱼
- 长叶丹参
- 树三角枫
- 红丝线
- 软水黄连
- 石蒜
- 野菱根
- 路边草
- 纵条肌海葵
- 蓑草根
- 三十六荡
- 柯树皮
- 半边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