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橙
《中华本草》:尖山橙
拼音注音
Jiān Shān Chénɡ
别名
乳藤、竹藤、藤皮黄、乳汁藤、鸡腿果、石芽枫、岩山枝、黄狗合藤、驳筋树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尖山橙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dinus fusiformis Champ.ex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
原形态
粗壮木质藤本。全株具乳汁;茎皮灰褐色;幼枝、嫩叶、叶柄、花序被短微毛,渐变无毛。叶对生,近革质;叶柄长4-6mm;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稀椭圆状披针形,长4.5-12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侧脉每边15条,向上斜升到叶缘网结。顶生聚伞花序,有花6-12朵,长3-5cm;花窖5深裂,裂片长圆形,先端急尖;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裂片5,长卵圆形或倒披针形,比花冠筒长,向左覆盖,偏斜不正;副花冠鳞片状,鳞片先端2-3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下部。浆果椭圆形,橙红色,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钝,长3.5-5.3cm,直径2.2-4cm。种子压扁,近圆形或长圆形,边缘不规则波状。花期4-9月,果期6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地疏林中或山坡路旁。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和贵州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条圆柱形,嫩枝、叶具毛茸,茎枝多木化。单叶对生,叶片椭圆形,长可达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于下表面微突起。质较厚。有时可见花或果实。花淡黄棕色或类白色,高脚碟状。果实纺锤形,皱缩,长3.5-6cm,直径约3cm,橙黄色,顶端具短尖。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
从尖山橙的全植物中分离得到15种生物碱:11,19(R).二羟基他波宁[11, 19(R)-dihydroxy tabersonine],11羟基-14, 15a-环氧他波宁(11-hydroxy-l4, 15a-epoxy tilbersonine),Nb-氧化攀援山橙碱(scandine Nb-oxide),攀援山橙碱(scandine),摩洛斯堪多灵碱(mo1oscandOnine),10-羟基攀援山橙碱(10-ydroxyscandine),柯蒲木宁碱(kopsinine), 15a-羟基柯蒲木宁碱(15a-hydroxykopsinine),印度鸭脚树碱(venalstonine),他波宁(tabersonine), 11-甲氧基他波宁(11-methoxytabersonine),11-羟基他波宁(11-hydroxytabersonine),土波台文碱(tubetaiwine),长春尼宁(vindolinine),去乙酰基匹克拉林碱(deacetylpicraline)。
性味
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祛风湿;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注意
果实有毒,误食可导致呕吐。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山橙
别名
竹藤、乳汁藤、藤皮黄、鸡腿果、石芽枫、黄狗合藤、咛头果
来源
夹竹桃科尖山橙Melodinus fusiformis Champ.,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功能主治
活血,祛风,补肺,通乳。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备注
果实有毒,误食能致呕吐。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强威生草
- 巴豆霜
- 挂金灯
- 黄心果
- 菱蒂
- 樗白皮
- 乌贼鱼肉
- 毛蕊花
- 干蕨鸡
- 鸡翔草
- 果上叶
- 鸭屎树
- 黄开口
- 广藤根
- 关东丁香
- 绒白乳菇
- 无花果根
- 光素馨
- 乌泡刺
- 虎尾轮
- 落地生根
- 荷包牡丹根
- 树花
- 匐地龙
- 五倍子内虫
- 豺皮樟根
- 红树皮
- 黄牛毛藓
- 水流豆
- 列当
- 华青皮木
- 龙牙楤木果
- 柏根白皮
- 蝴蝶草根
- 猫爪草
- 桃仁
- 棱子芹根
- 污毛粗叶木
- 红瑞木
- 大泡通皮
- 四方木皮
- 吊山桃
- 万寿菊花
- 候风藤
- 赤车
- 偏叶白齿藓
- 狗牙根
- 蟾蜍
- 蝈蝈
- 牛耳散血草
- 海蛇
- 三花枪刀药
- 鹤顶兰
- 岩泽兰
- 风箱树
- 慕荷
- 楮皮间白汁
- 黑牵牛
- 蒲桃壳
- 盒子草
- 朴消
- 黄藨叶
- 倒挂牛
- 茄花
- 江珧柱
- 省雀花
- 水茴香藻
- 山枝仁
- 黄柏
- 新疆芍药
- 大叶树萝卜
- 棉花子
- 护耳草
- 披叶苔
- 何首乌
- 尾叶越橘
- 狐狸尾
- 黄瓜叶
- 粉萆薢
- 窝儿七
- 穬麦蘖
- 雀梅藤
- 五脉绿绒蒿花
- 榅桲皮
- 海非菜籽
- 九节菖蒲
- 尖尾风
- 桃叶蓼
- 水蔗草
- 猪耳掌
- 狗哇花
- 葫芦藓
- 山柳
- 唐古特报春
- 乌鸦翅羽
- 乌鸦胆
- 黄瓜
- 伽蓝菜
- 淡竹根
- 小叶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