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米
《*辞典》:稷米
拼音注音
Jì Mǐ
别名
粢米、穄米(《补缺肘后方》),糜子米(《饮膳正要》)。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之不粘者。5~6月采收,碾去壳用。
性味
甘,平。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③《本草拾遗》:"性冷。"
归经
入脾、胃经。
①《本草求真》:"入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
和中益气,凉血解暑。
①《别录》:"主益气,补不足。"
②《千金·食治》:"益气安中,补虚和胃,宜脾。"
③《日华子本草》:"治热,压丹石毒,能解苦瓠毒。"
④《纲目》:"凉血解暑。"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研末。
注意
《日华子本草》:"多食发冷气。不可与川附子同食。"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郁李根
- 箭杆杨
- 牛耳枫根
- 鲫鱼胆草
- 牡荆
- 千年不烂心
- 甘遂
- 酸不溜根
- 大瓦韦
- 花蕊石
- 苦苣
- 雀脑
- 牛肚
- 毗黎勒
- 鼠肝
- 大金刀
- 鲥鱼鳞
- 榠樝
- 小接骨丹
- 木竹子皮
- 泡囊草根
- 五指茄
- 海蜇皮
- 杂蘑
- 蔷薇枝
- 皱叶鼠李
- 银南星
- 棉团铁线莲
- 岗梅
- 爵床
- 蜗牛壳
- 百里香
- 桑根
- 赤胫散
- 飞龙掌血
- 紫丁香
- 地牯牛
- 满树星
- 黄颔蛇骨
- 榧子
- 乌蔹莓
- 费菜
- 牙疳药
- 豆黄
- 鲫鱼
- 洪连
- 墓头回
- 水毛射
- 扁秆藨草
- 莱菔缨
- 虎石头
- 大果臭椿皮
- 玉带海雕
- 消石
- 蛇根草
- 假蒟果穗
- 大良姜
- 乌泡刺
- 草木灰
- 金草
- 唐古特马尿泡
- 走茎丹参
- 自事口草
- 鹧鸪脚
- 紫金牛根
- 詹糖香
- 锥螺厣
- 藏青杠
- 走马风
- 震天雷
- 紫金血藤
- 紫铜矿
- 钻天杨
- 钻石风
- 锥连栎
- 走游草
- 紫鸭跖草
- 藏红花
- 蜇虫
- 转心莲
- 针刺铁仔
- 钻地风
- 紫金砂
- 紫青藤
- 紫青藤根
- 纵条肌海葵
- 肿节风
- 自消容
- 自消容根
- 藏青果
- 蜘蛛抱蛋
- 蜘蛛果茎叶
- 蜘蛛网
- 蜘蛛香
- 蟑螂
- 装饰卷柏
- 走边疆
- 走马胎叶
- 追风伞
- 追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