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血藤
《中华本草》:胖血藤
拼音注音
Pànɡ Xuè Ténɡ
别名
荞麦蔓、毛血藤、云扣莲、荞叶细辛、白前蓼、百解药、黄美蔓、黄腰子蔓、何首乌蔓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牛皮消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 [Fagopyrum cynanchoides(Hemsl.)H.Gros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
多年生蔓生草本。茎细长,圆柱形,被淡黄色柔毛。叶互生;叶柄通常比叶片短或近等长,被柔毛;托叶鞘短筒状,膜质,先端斜形,被锈绒毛;叶片心状箭形,长3-7cm,宽4-8cm,先端急尖,基部侧生裂片具小尖,全缘,两面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达20cm;花小,花被5深裂,白色;雄蕊8,近等长或稍短于花被;花柱3,柱头缨状。瘦果卵状三棱形,黑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岸或山沟草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根数条聚生于节状根茎上,有时尚可见残留茎基。根长圆柱形或长条形,或有分枝,长10-20cm,直径3-6mm;表面红褐色至棕褐色,有明显的细纵皱纹,并有须根和褐色点状须根痕。质坚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明显的木心。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
酸;辛;性凉
归经
肺;胃经
功能主治
敛肺止咳;行气健胃;祛风除湿。主肺痨咳嗽;痰中带血;百日咳;胃脘胀闷疼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①治肺痨咳嗽、吐血:生胖血藤(去粗皮和木心)二两。炖猪肉吃。(《贵阳民间药草》)②治劳弱咳嗽:胖血藤五两,冰糖四两,胡椒四钱。泡酒一斤。每日早晚各服三钱。(《贵阳民间药草》)③治百日咳:毛血藤三钱,鹿衔草二钱。煎水服。(《贵州草药》)④治胃脘痛:一、干胖血藤根五钱,蒸烧酒四两。每服药酒一两。二、胖血藤、穿心莲各五钱。煎水服,连服数次。(《贵阳民间药草》)⑤治风湿:胖血藤、透骨香各一两。泡酒一斤。每服药酒一两。(《贵阳民间药草》)⑥治阴疮久不收口:毛血藤,捣烂敷患处。(《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心气痛,胃气痛,消膈食饱胀。2.《贵阳民间药草》:敛肺,止咳,止血。治肺痨,止胃病。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胖血藤
拼音注音
Pànɡ Xuè Ténɡ
别名
毛血藤、云钩莲、百解药(《贵州民间方药集》),荞叶细辛(《贵州草药》)。
出处
《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为蓼科植物牛皮消蓼的根。夏、秋采挖。
原形态
一年生蔓生草本。茎细长,被淡黄色柔毛。叶互生;叶片心状箭形,长4~6厘米,宽4~5.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箭形,全缘,两面被柔毛;叶柄长,被柔毛;托鞘短简状,膜质。穗状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路旁。分布贵州、云南、四川、湖北、陕西。
性味
①《贵阳民间药草》:"酸涩,微寒,无毒。"
②《贵州草药》:"辛涩,凉。"
功能主治
健胃,止咳。治胃痛食胀,肺痨咳嗽,吐血,百日咳,风湿痛。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心气痛,胃气痛,消膈食饱胀。"
②《贵阳民间药草》:"敛肺,止咳,止血。治肺痨,止胃痛。"
③《贵州草药》:"健胃,止咳,镇痛,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肺痨咳嗽、吐血:生胖血藤(去粗皮和木心)二两。炖猪肉吃。(《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劳弱咳嗽:胖血藤五两,冰糖四两,胡椒四钱。泡酒一斤。每日早晚各服三钱。(《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百日咳:毛血藤三钱,鹿衔草二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④治胃脘痛:㈠干胖血藤根五钱,蒸烧酒四两。每服药酒一两。㈡胖血藤、穿心莲各五钱。煎水服,连服数次。(《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风湿:胖血藤、透骨香各一两。泡酒一斤。每服药酒一两。(《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阴疮久不收口:毛血藤,捣烂敷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鸡嗉子
- 黄毛耳草
- 见血清
- 黄颡鱼颊骨
- 花椒叶
- 鼠牙半支
- 红帽顶
- 麻黄
- 节节茶
- 血党
- 野黄瓜
- 野烟叶
- 蜣螂
- 大酸浆草
- 翻天红
- 金线包
- 过墙风
- 地苏木
- 回阳生
- 角翅卫矛果
- 蝮蛇
- 鸡屎白
- 木姜子
- 狼油
- 粗腿羊肚菜
- 臭节草根
- 瓦韦
- 黄花香
- 黑石耳
- 黄桷根
- 线叶金鸡菊
- 南五味子叶
- 醉鱼草花
- 藏菖蒲
- 玉带海雕
- 凤仙花
- 香榧草
- 藤乌头
- 金雀儿
- 苦夭
- 小铜锤
- 笔罗子
- 红花点地梅
- 水田碎米荠
- 野靛青
- 蝙蝠
- 牡丹花
- 结香花
- 董棕粉
- 松树梢
- 铁线草
- 小花鸢尾
- 川滇桤木
- 野菠菜
- 美人蕉
- 蓼实
- 岩檀香
- 地笋
- 海仙人掌
- 满山红油
- 蚶
- 一皮草
- 鱼鳔
- 绵参
- 夏至草
- 毛大丁草根
- 回心草
- 铁草鞋
- 唢呐花
- 香加皮
- 蝗虫
- 骆驼黄
- 黄颡鱼涎
- 大将军
- 扭筋草
- 蛇王藤
- 大叶沿阶草
- 附子
- 蓝树
- 消石
- 姜味草
- 祁州一枝蒿
- 鸡子
- 钩苞大丁草
- 薄荷素油
- 单根木
- 螳螂跌打
- 单叶铁线莲
- 枳壳
- 黑参
- 环纹苦乳菇
- 花生壳
- 樗白皮
- 肿节风
- 东风橘根
- 地下明珠
- 九爪龙
- 猕猴桃藤中汁
- 米露
- 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