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子草
《中华本草》:腰子草
拼音注音
Yāo Zi Cǎo
别名
双肾草、肾囊草、秤砣草、蛇尾草、蛇含草、鸡心贝母、人头七
英文名
all-grass of Lance Herminium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蛇尾草的块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minium Lanceum( Thunb.) Vuijk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叉唇角盘兰,多年生草本,高10-75cm。块茎小,近圆球形,肉肉。茎纤细,中部具3-4枚叶。叶条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总状花序狭圆柱状,花密集,具10-40余朵,长5-20cm;花苞片小,披针形,短于子房;花小,绿色,萼片卵状长圆形,长2.5-4mm,先端急尖或稍钝,1脉;花瓣条形,不裂,急尖,短于或近等长于萼片,1脉;花瓣条形,不裂,急尖,短于或近等长于萼片,1脉;唇瓣近长圆形,基部凹陷,无距,两侧多少扩大,上面或多或少具乳突,3脉,中部稍缢缩,先端3裂,中五角星睛长可达1mm,侧裂片稍叉开,长3-8mm,末端多少卷曲;退化雄蕊2,侧生,先端膨大,2深裂,似具柄;柱头2枚,分开;子房棒状,长5-6mm,稍被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味
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
益肾壮阳;养血补虚;理气除湿。主虚劳;眼目昏花;阳痿;遗精;睾丸肿痛;白浊;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8煎汤,6-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块根及全草:味甜,性平。有补肾强筋、润肺抗痨、止血的功能。用于肺结核、跌打、筋骨劳伤、刀伤出血、虚劳、贫血、两眼昏花。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车前草
- 硇砂
- 半枫荷叶
- 油鱼
- 白檀
- 假辣蓼
- 油茶叶
- 棉花
- 孔雀尾
- 酸枣根皮
- 对叶四块瓦
- 连翘根
- 西伯利亚青兰
- 地胆草
- 匙叶草
- 草泽泻
- 圆叶锦葵
- 鱼肠草
- 降龙草
- 扁藤叶
- 河鲀鱼
- 梧桐根
- 红花雪莲花
- 草血竭
- 赛莨菪
- 口蘑
- 大籽蒿
- 黑石珠
- 小鱼眼草
- 小花梾木
- 朝鲜当归
- 紫绿草
- 黄花香茶菜
- 黄藁本
- 腐婢根
- 小檗
- 红蒿枝
- 百里香
- 莲子草
- 台湾磨盘草
- 浙江过路黄
- 蕤仁
- 黎辣根
- 杏枝
- 文蛤
- 霸王七
- 光梗丝石竹
- 虎掌草叶
- 竹叶椒
- 大花威灵仙
- 野鸡脑
- 鸱肉
- 大青
- 慈姑叶
- 脆骨风
- 梨枝
- 白牛胆
- 角茴香
- 白猪栗根
- 黄矾
- 药用小阴地蕨
- 黄背草果
- 乌桕
- 黑山蔗
- 秋枫
- 鳑魮鱼
- 蜥蜴
- 小叶密花远志
- 鹬肉
- 对对参
- 竹鼠子牙
- 红花山牵牛
- 玉溪天仙藤
- 榠樝
- 东北溲疏
- 广西过路黄
- 鸢脑
- 羊角藤
- 山黄麻
- 海燕
- 午时花
- 刀灰树
- 糙叶树
- 山辛夷
- 松橄榄
- 马铃薯
- 楤木叶
- 新疆卫矛
- 橙子
- 湖北海棠
- 红轮千里光
- 酸藤果
- 韭菜莲
- 了哥利
- 罗勒子
- 钻地风
- 大粘药
- 蛇不见
- 纤毛婆婆纳
- 酸梅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