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蒿根
《中华本草》:黑沙蒿根
拼音注音
Hēi Shā Hāo Gēn
英文名
root of Ordos Wormwood
出处
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黑沙蒿 半灌木,高50-100cm。主根粗而长,木质,侧根多数;根状茎粗壮,直径1-3cm,有多数营养根。茎多分枝,茎皮老时灰黑色,缝裂,当年枝外皮灰黄色,不育枝紫红色。叶黄绿色,多少肉质,无毛,干后坚硬;茎下部叶宽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3-4枚,叶柄短;中部叶长3-7cm,宽2-4cm,一回羽状全裂,裂片2-3对,狭条形,长1.5-3cm,宽约1mm;上部叶短小,3裂或不裂,裂片狭线形,无柄;苞花序多数,在茎顶和枝上排列成复总状花序,有短梗和条形苞叶;总苞片形,长3mm;总苞片3-4层,宽卵形,边缘宽膜质,背面黄绿色;外层雌花10-14朵能育,内层两性花,5-7朵能育,内层两性花,5-7朵不育,子房退化。瘦果倒卵形,果壁上具细纵纹并并有胶质物。花、果期7-10月。
功能主治
止血。主鼻衄;吐血;崩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适量,鲜根折断嗅气。
复方
治鼻出血: 鲜黑沙蒿根,去外皮,折断用鼻嗅之(如嗅之过久, 能引起鼻腔肿胀)。休克晕倒用鲜根闻之即能苏醒。(《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各家论述
《内蒙古中草药》:止血。治鼻衄,吐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黑沙蒿根
拼音注音
Hēi Shā Hāo Gēn
出处
《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根。
功能主治
《内蒙古中草药》:"止血。治鼻衄,吐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复方
治鼻出血:鲜黑沙蒿根,去外皮,折断用鼻嗅之(如嗅之过久,能引起鼻腔肿胀)。休克晕倒用鲜根闻之即能苏醒。(《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西南山茶
- 木本胡枝子皮
- 云南美登木
- 神香草
- 垂丝卫矛果
- 金雀马尾参
- 云南柴桂
- 木天蓼子
- 小花梾木
- 砂生槐
- 曼陀茄根
- 锯齿王根
- 金老梅枝
- 鸬鹚骨
- 云南野当归
- 小花青藤
- 木姜子根
- 石龙刍根
- 蜘蛛草
- 小败火草
- 小花黄堇
- 小猪鬃七
- 匙叶龙胆
- 西藏野花椒
- 小石仙桃
- 金花茶花
- 西藏花木通
- 小茴香
- 毛冬瓜叶
- 西洋菜干
- 叉枝鸦葱
- 小连翘
- 西藏圆柏
- 木通七叶莲
- 小铜锤
- 匙叶伽蓝菜
- 一枝黄花
- 小羊肚菜
- 刺柄南星
- 小赤麻根
- 小金发藓
- 金银忍冬
- 西红柿
- 小草乌
- 碎骨红
- 一口红
- 木锦鸡儿
- 小蕨萁
- 蛇不见
- 算盘七
- 金钟茵陈
- 蘽根
- 小贯众
- 木本猪毛菜
- 棉花杜仲
- 刺果藤仲
- 西藏桃叶珊瑚叶
- 密毛桃叶珊瑚根
- 象牙草
- 贯众
- 小草寇
- 一点红
- 象牙参
- 曼陀罗子
- 刺果卫矛
- 云南紫珠
- 小箭草
- 锡兰肉桂
- 母丁香
- 催吐白薇
- 刺天茄叶
- 刺藦苓草
- 西归芹根
- 锦香草
- 小灵丹
- 金线风
- 锦线镖
- 五叶泡
- 木姜子叶
- 木防己花
- 小虎耳草
- 碎骨仔树
- 小茜草
- 砂漏芦根
- 梅花刺根
- 密纹薄芝
- 穗花蛇菰
- 刺莓果根
- 金银花子
- 西南卫矛
- 小血藤
- 棉花藤
- 小距紫堇
- 刺黄柏叶
- 杧果钉
- 木黄连
- 木达地黄
- 血见愁
- 金老梅叶
- 肾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