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骨走马
《中华本草》:黑骨走马
拼音注音
Hēi Gǔ Zǒu Mǎ
别名
黑骨梢、山萝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茶茱萸科植物粗丝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phandra tetrandra(Wall.et Roxb.)Sleum[Lasian theratetrandra Wall.et Roxb.;Gomphandra hainanensis Merr.]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粗丝木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树皮灰色,嫩枝绿色,当年生枝被短柔毛,以后变无毛。叶互生,叶柄长0.5-1.5cm,初被短柔毛;叶纸质,狭披针形、长椭圆形或阔椭圆形,长6-15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或幼时下面被淡黄色短柔毛,上面深绿,下面稍淡,中脉在背面显着隆起,侧脉约6-8对,网脉不明显。雌雄异株,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有时腋生,长2-4cm,密被黄白色柔毛,具花序柄,花梗长0.2-0.5cm;雄花黄白色或白绿色,5数,长约5mm,花冠钟形、长3-4mm,花瓣裂片近三角形,长约为花冠的1/3,向内卷曲,外面无毛;雄蕊4-5,花丝长于花冠;雌花黄白色,长约5mm,花萼微5裂,长不到5mm;花冠钟形,长约0.5mm,花瓣裂片长三角形,先端内弯;雌花中不发育的雄蕊与子房等长,子房圆柱状,无毛或有时被毛,柱头小,5裂稍下延于子房上。核果椭圆形,长约1.2-2.5cm,径0.5-1.2cm,成熟时白色,浆果状,干后有明显纵棱,果柄略被短柔毛。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200m的疏、密林下、石灰岩山林内及路旁灌丛、林缘、箐沟边。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清湿热;解热毒。主湿热吐泻;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粉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骨走马
别名
海南粗丝木、黑骨梢
来源
茶茱萸科黑骨走马Gomphandra hainanensis Merr.,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
性味
甘、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
骨髓炎:根研粉,与硫黄粉、酒饼粉各适量,同凡士林调成软膏敷患处。
急性胃肠炎:根3~5钱,水煎服,或研粉,每次1钱,开水送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青蛙
- 黄颡鱼涎
- 水苦荬果实
- 水枇杷叶
- 麻栎
- 水稻清乳汁
- 水底龙
- 青蛙胆
- 青钱柳叶
- 黑塔子根
- 夜吹箫
- 粗叶耳草
- 黑芝
- 饺剪藤
- 岩松鼠骨
- 橄榄露
- 贯众
- 鹅肠草
- 红楤木
- 黑沙蒿
- 过山枫
- 构树
- 玉蜀黍叶
- 飞来鹤
- 鳖甲胶
- 海龟
- 凹头苋
- 马蔺叶
- 两广瘤足蕨
- 尖舌苣苔
- 水獭
- 无缝珠
- 梭子蟹
- 黄麻梗虫
- 葛蕈
- 金盏草
- 黄花地桃花
- 青檀香
- 刺果甘草
- 葛上亭长
- 硬九子连环草
- 烟管蓟
- 薄叶卷柏
- 马铃根
- 玉叶金花
- 蕤仁
- 小黄鼠狼
- 盐麸子根
- 青蛇藤
- 黑沙蒿子
- 马陆
- 骑马参
- 鳗鲡鱼膏
- 狗脊贯众
- 马钱子
- 青鱼
- 青鱼枕
- 玉带海雕
- 青鱼胆草
- 青兔耳风
- 水榆果
- 盐蛇
- 麦角
- 狗毛
- 三七
- 水塔花叶
- 大皂角
- 黑水鸡
- 黑珠芽薯蓣
- 黑蒴
- 狗屎花根
- 驱虫斑鸠菊
- 玉溪天仙藤
- 马蹄草
- 黑果
- 麦门冬
- 狗宝
- 马缨花
- 麦瓶草
- 黑参
- 葛仙米
- 黄鳝藤
- 羖羊角
- 黑腺珍珠菜
- 铅
- 狗肾
- 青棉花藤根
- 禹州漏芦
- 麻雀肉
- 盐麸树白皮
- 羊乳
- 黄锁梅叶
- 麋脂
- 狗泡草
- 黑大艽
- 黄颡鱼颊骨
- 水柏枝
- 水翁花
- 三叉苦
- 麻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