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血藤
《中华本草》:黑血藤
拼音注音
Hēi Xuè Ténɡ
别名
老鸦花藤、大血藤、血藤、嘿良龙。
英文名
macrocarpa Nucuma
出处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长荚油麻藤的老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cuna macrcocar pa Wall.[M.castanea Merr.;M.wangii Hu]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收,割取茎藤,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长荚油麻藤 木质大藤本,长达70m。茎直径达25cm,有突起的褐色皮孔和纵棱,老茎常无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8-13cm,叶轴长2-4.5cm,小叶柄长0.5cm,均被伏贴苍白或锈色毛;托叶密被毛,早落;项生小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10-19cm,宽5-10cm,先端微凹,基部近圆形;侧生小叶不对称,中脉偏向上缘,长10-17cm,基部截形或微心形;叶脉两面突起。总状花序生于老茎上,长5-23cm,有侧枝5-12,每枝有花2-3朵;花梗长达1cm,与花轴密被深褐色短柔毛,并杂有红褐色硬毛;苞片与小苞片早落;萼宽杯形,密被柔毛,萼管长0.8-1.2cm,宽1.2-2cm,萼齿三角形,最下的萼齿较长;花冠深红紫色,旗瓣先端圆形或微缺;雄蓝10,二体。荚果木质条形,近念珠状,长26-45cm,宽3-5cm,厚达1cm,密生锈色柔毛,有不规则皱纹。种子6-12颗,黑色,盘状,长宽见相等。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1200m的山谷疏林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藤茎呈圆柱形,稍扭曲,直径1-3.5cm。表面灰棕色至深褐色,具多数纵沟,皮孔椭圆形,横向排列,直径l-4mm;质坚硬,难折断。横切面韧皮部树脂状分泌物黑褐色,木质部黄褐色,导管孔洞状,放射状整齐排列,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数层同心性环,髓部细小。气微,味淡而微涩。[br]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栓内层由2-4列排列较整齐的含晶厚壁细胞组成,内含草酸钙方晶。皮层10余列细胞,棕色;散在少数石细胞,有的腔中含草酸钙方晶。中柱鞘为石细胞和少数纤维组成的厚壁细胞环带,内外侧细胞中多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维管系统异型,由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列成数轮同心环;韧皮部射线明显,宽广,数列至10余列细胞;分泌细胞l-6个相聚组成切向条状,层状排列,内含棕色物;纤维束多分布于韧皮部周围,形成纤维束鞘。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射线由非木化薄壁细胞组成,宽广,数列至10余列细胞;导管形大,多单个散在,少2个并列,导管周围木薄壁细胞较厚,木化;木纤维为晶纤维,成束,多分布于导管周围,少数散在于薄壁组织中。髓居中,由大形薄壁细胞组成,细胞纹孔明显,孔沟可见;环髓可见多数分泌细胞;草酸钙方晶可见。
化学成分
藤茎中含羽扇烯酮(lupenone),无羁萜(friede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5.22-豆甾二烯-3β-醇(△5.22stigmasten-3β-ol),二十四烷酸a-单甘油酯(tetracosa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二十五烷酸a-单甘油酯(pentacosana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和二十六烷酸a-单甘油酯(hexa-cosanaicacid 2,3-dihydroxypropyl ester)。种子含L-多巴(L-dopa)4.39%。
性味
苦;涩;性凉
归经
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清肺润燥;通经活络。主贫血;有经不调;肺热燥咳;咳血;腰膝酸痛;风湿痹痛;手足麻木;瘫痪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炒热包敷。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老茎:味涩、性凉。有补血、活血、通经壮骨的功能。用于风湿痹痛,贫血,萎黄病,月经不调,腰腿痛,瘫痪。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血藤
别名
褐毛黎豆、肉麻绳、黑肉风、牛豆藤
来源
豆科黑血藤Mucuna castanea Merr.,以老茎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海南。
性味
涩,凉。
功能主治
清肺热,止咳,舒筋活血。主治肺燥咳,咳血,腰膝酸痛,月经不调,贫血,萎黄病。
用法用量
1~3两。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稗米
- 劲直酢浆草
- 臭矢菜
- 赛北紫堇
- 金针菜
- 雄黄豆
- 白颖苔草
- 鱼眼草
- 麦冬
- 黑蒴
- 青天葵
- 枫柳皮
- 鸢翅骨
- 黑心姜
- 葛粉
- 跌破竻
- 广石豆兰
- 葛叶
- 古钮菜
- 麻黄
- 白蔹子
- 关苍术
- 瓜馥木
- 锈毛钝果寄生
- 鹳肉
- 贯叶连翘
- 鲐鱼
- 鹅喉管
- 八月瓜
- 总状绿绒蒿
- 关东丁香
- 雪乌
- 光叶水苏
- 珂
- 祖司麻
- 鸡脚刺
- 胆星
- 红丝线
- 白车轴草
- 竹(鼠留)肉
- 苦芥
- 百草霜
- 覆盆子根
- 鼹鼠
- 蠵龟筒
- 鱼鳖金星
- 薜荔
- 腐沫
- 白薯莨
- 香艾
- 香蕉根
- 都咸子
- 降龙草
- 云杉球果
- 青鱼胆
- 附子
- 鸭肪
- 凹瓦韦
- 苦竹叶
- 黄锁梅
- 鹌鹑蛋
- 鹬肉
- 马肝
- 凹朴皮
- 豆腐皮
- 谷精草
- 乳腐
- 四照花果
- 柞木皮
- 麝香壳
- 狗宝
- 毛茄
- 过山青
- 苹婆
- 肉豆蔻衣
- 铁脚威灵仙叶
- 葛上亭长
- 鸡内金
- 白鸭肉
- 豆腐
- 珍珠莲
- 水柏枝
- 鼠妇
- 蜀葵叶薯蓣
- 蟹壳
- 金锦香
- 红葱
- 艾虎脑
- 老牛揣
- 烟筒花
- 鲜黄连
- 黄藤
- 八楞麻
- 风箱树花
- 鸨肉
- 潮风草
- 黑大豆皮
- 鱼香根
- 鲛鱼
- 红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