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石豆兰
《中华本草》:广石豆兰
拼音注音
Guǎnɡ Shí Dòu Lán
别名
单叶岩珠、岩枣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广东石豆兰的假鳞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ltr.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鲜用或蒸后晒干。
原形态
广东石豆兰,附生植物。根茎长,粗约2mm。假鳞茎近长圆形,长1-2.5cm,粗2-5mm,彼此相距2-7cm,基部生多数须根。顶生1叶,具短柄;叶片革质,长圆形,长2-6.5cm,宽4-10mm,先端钝圆微凹,基部渐狭成楔形,全缘;中脉明显。花葶高出叶,长达8cm,被3-5枚鞘。总状花序缩短呈伞形,顶生,具2-4(7)朵花;花苞片小,比花梗(连子房)短;花淡黄色;萼片近相同,线状披针形,中萼片长约1cm,侧萼片稍长,上部边缘上卷呈筒状,顶端尾状,基部大部分贴生于合蕊柱基部和蕊柱足上;花瓣狭披针形,长约5mm,长渐尖,全缘;唇瓣对褶,比花瓣短,唇盘上具4条褶片;合蕊柱脚短,其离生部分长约0.4mm。花期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根茎纤细,直径1-1.5mm,每隔1.4-2.5cm有一假鳞茎。假鳞茎卵状长圆形、类圆锥形,长0.8-1.5cm,直径4-8mm,表面具细纵棱纹,近根茎一侧具1凹槽,基部不收缩成柄状。气微,味淡。[br]显微鉴别 假鳞茎横切面: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直径8-13μm,棱角钝。外围维管束外侧有帽状纤维束,中部维管束较大,其内外侧均有纤维束。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性味
味甘;淡;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滋阴;消肿。主风热咽痛;肺热咳嗽;阴虚内热;热病口渴;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腺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
虚寒者慎服。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枸骨叶
- 广香藤
- 狗哇花
- 灌木蒲桃
- 广西美登木
- 桂皮
- 干蟾
- 广西狗牙花
- 干旱毛蕨
- 桂木根
- 果上叶
- 橄榄露
- 枸橘叶
- 金槐
- 干贝
- 挂兰
- 岗边菊
- 麦撇花藤
- 牯牛卵囊
- 白花藤
- 栝楼茎叶
- 黄花蔷薇
- 豆腐渣
- 滚龙草
- 桂花子
- 梗通草
- 杠板归
- 拐芹
- 蜣螂
- 桧叶
- 桂树根
- 枸橘核
- 广豆根
- 干蕨鸡
- 滚山虫
- 栝楼
- 狗仔花
- 干檀香
- 弓果藤
- 柑
- 狗响铃
- 枸骨子
- 枸橘
- 广西十大功劳
- 桂叶素馨
- 枸骨根
- 芦花
- 栝楼子
- 柑皮
- 广州山柑
- 拐棍竹
- 桂皮紫萁
- 桂子
- 根辣
- 狗头芙蓉
- 广西九里香
- 钝齿铃子香
- 桄榔面
- 牿岭勾儿茶
- 广枝仁
- 干冬菜
- 感应草
- 桄榔子
- 干檀香根
- 桂花岩陀
- 枸橘刺
- 狗头骨
- 工布乌头
- 柑核
- 栝楼皮
- 广玉兰
- 广西花点草根
- 杠木
- 桂花
- 狗乳汁
- 江蓠
- 柑叶
- 枸杞叶
- 广东万年青
- 鱼蓼
- 挂金灯
- 橄榄根
- 桂木
- 枸骨树皮
- 水龙骨
- 梗花雀梅藤
- 干姜
- 广藤根
- 构皮麻
- 广东金钱草
- 桂木干
- 干苔
- 菖蒲叶
- 杠香藤
- 广西过路黄
- 黄花忍冬
- 干岩矸
- 构菌
- 广东耳草
- 广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