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露
《中华本草》:桑叶露
拼音注音
Sānɡ Yè Lù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桑叶的蒸馏液。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 alba L。采收和储藏:取鲜桑叶和清水置于蒸馏器中,加热蒸馏,收取蒸馏液,分装于玻璃瓶中,封口,灭菌。
原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5m。树皮灰白色,有条状浅裂;根皮黄棕色或红黄色,纤维性强。单叶互生;叶柄长l-2.5cm;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20cm,宽4-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锯齿或圆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脉上有短毛,腋间有毛,基出脉3条与细脉交织成网状,背面较明显;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状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长l-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雄花序长1-2.5cm,下垂,略被细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头2裂。瘦果,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合果,长l-2.5cm,初时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多为人工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无色液体,透明。气微香,味淡。
性味
辛;性微寒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15-30ml。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桑叶露
拼音注音
Sānɡ Yè Lù
别名
上清(《石药尔雅》)。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桑科植物桑叶的蒸馏液。
功能主治
《金氏药帖》:"治目疾红筋,去风清热。"
用法用量
内服:炖温,1~2两。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松橄榄
- 松针
- 陈壶卢瓢
- 桑蠹虫
- 松花
- 桑沥
- 大叶楠根
- 松下兰
- 桫拉木
- 杉木油
- 紫花地丁
- 长柄秋海棠
- 桑鳸
- 松塔
- 杉皮
- 桑霜
- 鸭脚木叶
- 牛肠
- 桑芽
- 树茭瓜
- 桑叶
- 山楂根
- 山佩兰
- 乌鱼刺
- 乌鸦胆
- 山五味子
- 络石果
- 疔毒草
- 峨嵋耳蕨
- 雕骨
- 紫弹树枝
- 短叶蹄盖蕨
- 蓬莪术
- 大狼毒
- 白梅
- 山臭草
- 爬树龙
- 饭团藤
- 芭蕉叶
- 石蟾蜍
- 水案板
- 水接骨丹
- 沙旋复花
- 水红木花
- 枣核
- 水杨枝叶
- 水松叶
- 水朝阳花
- 水皂角
- 水柏枝
- 马蹄荷
- 水稻清
- 水团花根
- 水藁本
- 水塔花叶
- 水蛇
- 水芹菜
- 秋枫
- 水鬼蕉叶
- 沙前胡子
- 水虾草根
- 水棘针
- 水枇杷叶
- 水边指甲花
- 鹰不泊薳
- 五叶壁藤
- 鳙鱼头
- 水蛇皮
- 生姜汁
- 水细辛
- 水松
- 水松枝叶
- 水虾子草
- 水菇里
- 疏叶当归
- 水松皮
- 水獭肝
- 牛筋草
- 沙地娃儿藤
- 省沽油根
- 水流豆
- 畲山羊奶子
- 水珍珠菜
- 水草乌
- 水苏根
- 水红木根
- 水朝阳
- 水藿香
- 水团花
- 水火麻
- 雁肪
- 水罗伞
- 水葫芦
- 水晶鱼
- 葡萄根
- 樟梨子
- 水狗子
- 水曲柳
- 涩草
- 水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