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蜀葵
拼音注音
Shǔ Kuí
别名
棋盘花、麻杆花、一丈红、蜀季花、斗篷花、饽饽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
来源
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Althaea rosea (L.)Cavan.,以根、叶、花、种子入药。春秋采根,晒干切片;夏季采花,阴干;花前采叶;秋季采种子,晒干。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根: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道感染,小便赤痛,子宫颈炎,白带。
子:利尿通淋。用于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
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用于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
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
用法用量
根:3~6钱;子、花均为1~2钱;外用适量,鲜花、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蓬蘽
- 鸡子白
- 白花蛇舌草
- 木香
- 缩砂蜜
- 马蔺叶
- 红缘层孔菌
- 黄羊角
- 短茎独活
- 四照花果
- 树刁
- 金橘露
- 李树叶
- 鹭鸶兰
- 峨眉观音座莲
- 豺肉
- 菊苣根
- 点乳冷水花
- 马鹿花
- 羊奶果
- 节节草
- 郎伞木
- 凤眼兰
- 牛蒡
- 四方草
- 银柴胡
- 鹿蹄草
- 马尾千金草
- 翅果唐松草
- 獭肝
- 凹裂毛麝香
- 黄桷树根疙瘩
- 黄河裸裂尻鱼
- 念珠根黄芩
- 鹅骨梢
- 臭柏
- 黑石珠
- 葫芦茶
- 伤寒草
- 茨菇草
- 鄂豆根
- 海星
- 麻鱼肉
- 牛嗓管
- 水龙骨
- 虾蟆
- 胡麻草
- 麦角
- 锁阳
- 白升麻
- 路旁菊
- 小柳拐
- 马蹄根
- 小绿芨
- 佛肚花
- 牛西西
- 乌桕子
- 两面青
- 赤车使者根
- 枪花药
- 光慈姑
- 木豆叶
- 乌榄叶
- 南苜蓿
- 钮子七
- 赤芍
- 瓶耳小草
- 卵叶贝母
- 无漏子
- 黄独零余子
- 大过路黄
- 老牛揣
- 碎兰花根
- 海通
- 多足蕨
- 灰锤
- 石蒜
- 鲳鱼
- 狍茸
- 紫泡
- 黑及草
- 芝麻壳
- 地核桃
- 灯台树果
- 睡菜
- 泡桐
- 瘤孢地菇
- 桃儿七果
- 火焰草
- 对虾
- 蕹菜
- 钓樟枝叶
- 荷苞花
- 山药
- 龙脷叶
- 紫玉盘
- 猪苓
- 龙珠
- 麦冬
- 柞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