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皮
《中华本草》:鳝鱼皮
拼音注音
Shàn Yú Pí
英文名
Finless eel skin, Ricefield eel skin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鳃科动物黄鳝的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opterus albus (Zuiew)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后,取其后,晒干。
原形态
黄鳝,体细长,呈蛇形,向后渐侧扁,尾部尖细。头圆,吻端尖,唇颇发达,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颌及腭骨上部有细齿。眼小,为一薄腊所覆盖。两处鼻孔在腹陪合为一,呈“V”字形。体无鳞。无胸腹鳍,背、臀鳍退化仅留低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体色微黄或橙黄,全体满布黑色小点,腹部灰白。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有性逆转现象。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捕食各种小动物。资源分布:除西北地区及东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
咸;甘;平
归经
肝经
功能主治
散结止痛。主乳房肿块;乳腺炎
用法用量
内服:焙干研末,黄酒冲服,每次3g,每日9g。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鳝鱼皮
拼音注音
Shàn Yú Pí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鳝科动物黄鳝的皮。
功能主治
《圣惠方》:"治妇人乳结硬疼痛。取蟮鱼皮烧灰,捣细罗为散,空心以暖酒调下一钱服之。"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蜀羊泉
- 鳝鱼血
- 鼠尾草
- 鼠标蛇
- 毛冬瓜叶
- 蜀漆
- 榧花
- 番荔枝根
- 食盐
- 三品一枝花
- 方叶五月茶
- 梵天花
- 梵天花根
- 蜀葵子
- 蜀葵根
- 牛筋条
- 牛西西
- 牛角藓
- 牛耳枫
- 独叶山兰
- 牛鼻栓
- 鸟巢菌
- 五除叶
- 山慈姑花
- 稻谷芒
- 硇砂
- 蟾头
- 牛戳口
- 稻芽
- 牛心果
- 五星蒿
- 菖蒲叶
- 尾花细辛
- 凤眼果壳
- 白马骨
- 佛手柑根
- 跌打老
- 蟾酥
- 枫柳皮
- 牛奶树
- 滇南千里光
- 耐冬果
- 独龙
- 牛奶莓
- 豆麻
- 草本水杨梅
- 稻草
- 浮小麦
- 娃娃鱼
- 百合花
- 钓竿柴
- 牛蒡
- 牛角腮
- 椴叶独活
- 岩泽兰
- 白鸡肫
- 闹狗药
- 短柄枹栎虫瘿
- 番石榴果
- 短穗兔耳草
- 尾叶山柑
- 鲨鱼翅
- 浮萍
- 番荔枝
- 蛇退
- 糯米团
- 白鱼尾果
- 酸浆
- 酸模叶橐吾
- 草灵芝
- 匐地龙
- 钓兰
- 百解马兜铃
- 短瓣女娄菜
- 短枝六道木
- 茶油
- 白鱼尾
- 莼菜
- 沙地柏
- 鲥鱼
- 五叶壁藤
- 盾翅藤
- 短萼蜂斗草
- 榧根皮
- 短柱梅花草
- 蝶毛菌
- 草石蚕
- 南瓜根
- 藏菌陈
- 百脉根
- 短柄忍冬
- 蚌花
- 东北埃蕾
- 石龙芮子
- 草龙根
- 复叶耳蕨
- 马刀
- 盾叶莓
- 马鞭草
- 化香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