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叶白芨
《*辞典》:独叶白芨
拼音注音
Dú Yè Bái Jī
别名
糯白芨、小白芨(《云南中草药》),独菇(《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兰科植物云南独蒜兰的块茎。秋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宿根草本,高15~25厘米。块茎肥厚,角状卵圆形,白色。叶单片,花后自根茎生出,卵状披针形,具平行脉,全缘,花茎根出,单花顶生,桃红色。蒴果,种子微细。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背阴潮湿处。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
《云南中草药》:"苦,平。"
功能主治
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治硅肺,肺结核,百日咳,气管炎,消化道出血,痈肿,外伤出血。
①《云南中草药》:"止咳化痰,补肺生肌。"
②《贵州药植目录》:"清热解毒,止咳。"
③《云南中草药选》:"润肺,止血。治硅肺,肺结核,气管炎,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疖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粉。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
①治百日咳,肺结核,气管炎:独叶白芨一钱。研粉,用蜂蜜调服。
②治热性哮喘:独叶白芨三钱。水煎服。
③治化脓性骨髓炎(骨折所致者):独叶白芨粉一钱。酒送服。
④治疮痈红肿:鲜独叶白芨根捣烂敷患处。(选方出《云南中草药》)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银灰旋花
- 蜂房
- 野鸦椿皮
- 花叶九节木
- 海螺厣
- 楠藤
- 阴地蕨
- 声色草
- 野葡萄根
- 青兔耳风
- 辣蓼草
- 林背子
- 列当
- 搜山虎
- 倒吊笔
- 野靛
- 野苜蓿
- 满天星
- 山黄麻叶
- 荭草花
- 蛤蒌
- 石耳
- 毛茛
- 小羊肚菜
- 芦竹
- 驴耳风毛菊
- 角翅卫矛
- 明胶
- 地骨皮
- 锯齿王
- 大黄
- 银丝杜仲
- 柠檬桉叶
- 野芝麻花
- 银线草根
- 金鸡勒
- 雷丸
- 地花生
- 毛茄
- 白饭树根
- 灯笼泡
- 小金牛草
- 滇肉棒
- 土马骔
- 细辛
- 地乌
- 三十六荡
- 泡桐果
- 野苋菜
- 银边翠
- 牛藤果
- 梦花根
- 平贝母
- 厚叶牛耳草
- 虎杖
- 鳢鱼胆
- 梧桐
- 刺黄连
- 小叶桑根
- 小叶三点金
- 鹿角霜
- 荷叶蒂
- 黄果茄
- 黄精
- 狗核树
- 石珠
- 鸬鹚(鸬鹚)
- 鸬鹚骨
- 熊蕨根
- 斑鸠菊
- 白背叶根
- 野苋子
- 鹿角芦荟
- 皮袋香
- 三蕊草
- 环纹苦乳菇
- 龙利叶
- 川鄂山茱萸
- 三角风
- 鹿耳翎根
- 野苏麻
- 黑海参
- 念珠根黄芩
- 胡桃枝
- 南方露珠草
- 野茶辣
- 鹿角菜
- 会东藤
- 鹿耳翎
- 花椒根
- 黄荆
- 大鱼鳔花
- 空柄假牛肝
- 苦豆根
- 柠檬桉果
- 火绳树
- 虎睛
- 旱荷叶
- 长叶竹根七
- 美商陆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