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补血草
《中华本草》:二色补血草
拼音注音
èr Sè Bǔ Xuè Cǎo
别名
蝎子花菜、屹蚤花、野菠菜、燎眉蒿、补血草、扫帚草、匙叶草、血见愁、秃子花、苍蝇花、白花菜棵、矶松、盐云草、盐云参、闹蝇花、蝇子花、苍蝇架
出处
出自《甘肃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白花丹科植物二色补血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monium bicolor (Bunge)O.Ktunze [Statice bicolor Bunge」采收和储藏:春、秋、冬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光滑无毛。根圆柱状,棕褐色。茎丛生,直立或倾斜。叶多基生,莲座状,叶片匙形或长倒卵形,长约20cm,宽1-4cm,近于全缘,基部渐窄成扁平的柄。花序圆锥状;花葶丛生,直立或斜生,通常有3-4棱角有时具沟槽,上部有分枝;花着生枝端,密集,略偏于一侧近头状的聚伞花序;等筒漏斗状,棱上有毛,缘部5裂,折叠,干膜质,初时淡紫红或粉红色,而后变为白色,花后宿存;花瓣5,匙形至椭圆形,黄色;雄蕊5,着生于花瓣基部;子房长圆形,花柱5,分离,柱头头状。蒴果具5棱。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丘陵和海滨的盐碱地或沙地。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棕褐色。茎丛生,细圆柱形,呈“之”字形弯曲,长30-60cm,光滑无毛,断面中空。叶多脱落,基生叶匙形或长倒卵形,长约20cm,宽1-4cm,近于全缘,基部渐窄成翅状。外苞片长圆状宽卵形,边缘狭膜质,第一内苞片与外苞片相似,边缘宽膜质。花萼漏斗状.沿脉密生细硬毛,萼檐紫色,粉红色或白色,花冠黄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
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
脾;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
益气血;散瘀止血。主病后体弱;胃脘痛;消化不良;妇女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尿血;痔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复方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癌,肾盂肾炎,尿血:二色补血草五钱至二两,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
1.《甘肃中草药手册》:补血益气,活血调经。治病后体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2.《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止血散瘀。治子宫功能性出血,宫颈癌及其它出血。3.《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止血活血。治肾盂肾炎,尿血。
摘录
《中华本草》
《*辞典》:二色补血草
拼音注音
èr Sè Bǔ Xuè Cǎo
别名
燎眉蒿(《甘肃中草药手册》),补血草、扫帚草、匙叶草、血见愁(《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秃子花(《陕西中草药》),苍蝇花(《宁夏中草药手册》),白花莱棵(《河南中草药》)。
出处
《甘肃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白花丹科植物二色补血草的带根全草。春季萌芽时或秋、冬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丛生,直立或倾斜。叶多根出;匙形或长倒卵形,基部窄狭成翅柄,近于全缘。花茎直立,多分枝,花序着生于枝端而位于一侧,或近于头状花序;萼筒漏斗状,棱上有毛,缘部5裂,折叠,干膜质,白色或淡黄色,宿存;花辩5,匙形至椭圆形;雄蕊5,着生于花瓣基部;子房上位,1室,花柱5,分离,柱头头状。蒴果具5棱,包于萼内。花期7~10月。
生境分布
多生于盐碱地。分布辽宁、陕西、甘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内蒙古等地。
性味
甘苦,平。
①《甘肃中草药手册》:"淡,微温。"
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无毒。"
③《陕西中草药》:"味涩苦,性平。"
功能主治
补血,止血,散瘀,调经,益脾,健胃。治崩漏,尿血,月经不调。
①《甘肃中草药手册》:"补血益气,活血调经。治病后体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
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止血散瘀。治子宫功能性出血,宫颈癌及其它出血。"
③《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止血活血。治肾盂肾炎,尿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O.6~1两。
复方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癌,肾盂肾炎,尿血:二色补血草五钱至二两,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滇海水仙花
- 豆瓣七
- 铁马豆
- 独椒
- 独叶岩珠
- 蝴蝶花
- 凤眼果树皮
- 鹅掌楸根
- 马牙贯众
- 猪毛蕨
- 独脚乌桕叶
- 滇绿豆
- 短齿楼梯草
- 钓鱼秆
- 短体鳗
- 杜衡
- 杜茎山
- 杜鹃花叶
- 鹅掌楸
- 凤眼果壳
- 分枝火绒草
- 峨山草乌
- 滇藏方枝柏
- 煅石膏
- 跌破勒
- 九仙草
- 杜鹃花
- 滇獐牙菜
- 独角芋
- 仙茅
- 豆叶七
- 牛奶树
- 乌苏里鼠李树皮
- 风花菜
- 独脚乌桕
- 稻芽
- 钓杆柴
- 独蕨萁
- 调羹树
- 杜鹃兰
- 滇苦菜
- 淡竹叶
- 铁海棠花
- 短叶锦鸡儿
- 马鞍藤根
- 短冠草
- 牛含水
- 电灯花
- 豆豉草
- 峨眉紫金牛
- 杜根藤
- 鹅不食草
- 毒鱼藤
- 棣棠花
- 羊肚菌
- 萼果香薷
- 独叶白芨
- 跌破竻
- 二仙桃
- 滇白芷果
- 钝齿青荚叶
- 钉耙七
- 峨眉石凤丹
- 淡花当药
- 伏毛苎麻
- 瓦草
- 稻草
- 风兰
- 凤尾草
- 稻槎菜
- 铁线莲
- 钓竿柴
- 雕爪
- 五龙根
- 滇瓦花
- 蕹菜根
- 滇五味
- 糙叶水苎麻
- 点头菊
- 独龙
- 蜈蚣刺
- 豆根木蓝
- 钓樟根皮
- 滇山茶
- 豆渣树
- 豆蔻花
- 瓮菜癀
- 二色内风消
- 苦荞麦
- 小花吊兰
- 蝶兰
- 跌打老
- 二叶舞鹤草
- 黄花绿绒蒿
- 杓儿菜
- 耳水苋
- 佛手柑根
- 铁破锣
- 鹈鹕毛皮
- 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