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山茶
《中华本草》:滇山茶
拼音注音
Diān Shān Chá
别名
南山茶、云南茶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滇山茶的叶和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采收和储藏:冬季采集,晒干。
原形态
滇山茶 灌木或小乔木,高至15m。叶互生;叶柄长8-15mm;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m,宽2.5-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有细锯齿,叶脉网在叶上面清晰可见,叶干后带黄色。花单生或对生于叶腋或枝顶,大红色,花瓣5-6个,栽培品均为重瓣,先端微凹;花丝无毛;子房无毛,花柱先端3裂。蒴果扁圆。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
苦;凉
归经
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止痢。主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泄泻;痢疾;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干掺。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橙叶
- 粉瘤菌
- 笔罗子
- 苏木蓝
- 地灵根
- 水朝阳根
- 山小橘
- 咳喘木
- 一品红
- 山薄荷
- 乌豆根
- 扁藤叶
- 珊瑚冬青
- 金凤藤
- 黑升麻
- 镰萼虾脊兰
- 小赤麻
- 鹧鸪脂
- 赤小豆花
- 黑龙丝
- 酸浆根
- 矮脚苦蒿
- 波叶紫金牛
- 百齿卫矛
- 革质红菇
- 广防风
- 川莓
- 山橘
- 二叶舞鹤草
- 淡豆豉
- 尖顶羊肚菜
- 鸡冠苗
- 亚香棒虫草
- 无患子皮
- 芜菁
- 海金沙草
- 药用狗牙花
- 羊毛绒球蟹
- 西南槐树
- 鷃
- 盐麸子根
- 短叶锦鸡儿
- 甲香
- 石豇豆
- 华东阴地蕨
- 峨眉耳蕨
- 毛茛
- 柠鸡儿果
- 巴豆霜
- 海鳗卵
- 山麻杆
- 地沙
- 檵花根
- 毛药
- 拦路虎
- 洋地黄
- 海狸香
- 砂仁壳
- 钩钱草
- 小过江龙
- 南瓜根
- 地红子根
- 甜瓜
- 鹅掌上黄皮
- 青兰
- 白刺花
- 四方藤
- 朝鲜崖柏仁
- 硬骨凌霄
- 野山楂
- 雪猪油
- 桃枝
- 黄毛耳草
- 鳞片水麻
- 黄芽白菜
- 血风藤
- 菊花脑
- 野粟
- 鹅肉
- 鹿藿根
- 山枇杷
- 青钱柳叶
- 黄花夹竹桃叶
- 大葫芦
- 野灯草
- 美丽风毛菊
- 山桃树皮
- 黄唇鱼心
- 山橿
- 屈头鸡
- 腽肭脐
- 三蕊草
- 紫花地丁
- 水蜈蚣
- 海南粗榧
- 毛发唐松草
- 野菠菜
- 桃金娘
- 括金板
- 白花映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