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山茶
《中华本草》:滇山茶
拼音注音
Diān Shān Chá
别名
南山茶、云南茶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滇山茶的叶和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采收和储藏:冬季采集,晒干。
原形态
滇山茶 灌木或小乔木,高至15m。叶互生;叶柄长8-15mm;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m,宽2.5-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有细锯齿,叶脉网在叶上面清晰可见,叶干后带黄色。花单生或对生于叶腋或枝顶,大红色,花瓣5-6个,栽培品均为重瓣,先端微凹;花丝无毛;子房无毛,花柱先端3裂。蒴果扁圆。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
苦;凉
归经
胃;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止痢。主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泄泻;痢疾;汤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干掺。
摘录
《中华本草》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驴毛
- 蚕豆茎
- 林背子
- 金刚刺
- 多苞糙苏
- 麦门冬
- 枸橘
- 蟹爪兰
- 蒿枝七
- 鸡冠参
- 山马豆根
- 过坛龙
- 对叶油麻叶
- 草乌头
- 过山消根
- 柳根
- 六曲
- 牛目椒
- 催吐萝芙木
- 鲎
- 泽泻
- 黄缅桂果
- 华清香藤
- 野高粱
- 龙头草
- 牛角三七
- 针刺铁仔
- 壮筋草
- 斑叶兰
- 仙桃草
- 蒲桃叶
- 大四块瓦
- 大膜盖蕨
- 毛罗勒
- 簕竹
- 绣球防风根
- 黄山梅
- 翼核果
- 无患树蔃
- 祁州一枝蒿
- 红帽顶
- 蓼实
- 地下明珠
- 小花鸢尾
- 结香花
- 湖北贝母
- 鸊鷉
- 海仙人掌
- 满山红油
- 冰球子
- 栾犀
- 球花马蓝
- 五香血藤
- 娃娃鱼
- 肾经草
- 江珧柱
- 龙血树
- 飞天蠄蟧
- 上天梯
- 羊蹄甲
- 风花菜
- 荠菜
- 水麻tiao
- 崖棕根
- 海柳
- 蛤蟆草
- 土半夏
- 鹅掌楸
- 异木患
- 竹叶艾
- 橘红
- 萆薢
- 鹅
- 海金沙
- 蝮蛇
- 狼油
- 酸水草
- 金鸡脚
- 红果参
- 渐尖叶独活
- 小画眉草
- 水栀根
- 菱叶山蚂蝗
- 孝扇草根
- 小红苏
- 地毡草
- 狭眼凤尾蕨
- 蜗牛
- 华山矾根
- 鸭儿芹
- 珂
- 鳖甲胶
- 柘木白皮
- 台湾泡桐叶
- 东北羊角芹
- 紫葳茎叶
- 鹰爪花根
- 半边莲
- 南酸枣
- 黄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