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骟
《中华本草》:乌鸡骟
拼音注音
Wū Jī Shàn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陕西假瘤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matopsis shensiensis(Christ)Ching[Polypodium shensiensis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植株高7-20cm。根茎细长,横生,密被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渐尖头,以黑色的中央一点盾状着生,边缘有睫毛。叶远生;叶柄长5-10cm,禾秆色,基部具关节,有鳞片,向上光滑;叶片薄纸质,长圆形或近三角形,长5-10cm,宽3-7cm,基部深心形,羽状深裂;羽片5-11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3cm,宽1.5cm,钝头,基部以狭翅相连,边缘有疏细齿;中脉两侧有明显的侧脉,侧脉间的细脉网状,网眼内有单一或分叉小脉。孢子囊群圆形,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较近中脉。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300-3600m的山地林中树干或岩石上。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通淋;消肿。主淋浊;水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鸡骟
别名
陕西假密网蕨
来源
蕨类水龙骨科乌鸡骟Phymatodes shensiensis (Christ) Ching,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布
陕西、山西、四川、贵州。
性味
辛、咸、涩、温。
功能主治
调气除湿。主治小儿冷气腹痛,风湿脚气。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卫矛
- 小一口血
- 土玉桂
- 五代同堂根
- 龙脑膏香
- 威灵菊
- 落地金钱
- 岩谷伞
- 瓜馥木
- 乌药叶
- 剑叶铁树
- 酸猴儿
- 委陵菜
- 五色草
- 黄柏
- 山皮条
- 杉蔓石松
- 小草乌
- 鹿脂
- 五瓣寄生
- 锡生藤
- 慈竹气笋
- 小通草叶
- 五加皮
- 八角枫花
- 薄叶卷柏
- 犁头草
- 海鳗
- 黑皮根
- 网眼瓦韦
- 薇籽
- 岩笋
- 罗盖叶
- 蒟蒻薯叶
- 小茜草
- 红花月见草
- 长毛香科科
- 绿茎槲寄生
- 羊奶子
- 羊肌藤
- 金锦香
- 棱子芹根
- 长管香茶菜
- 鹅腿骨
- 飞蛾七
- 红钉耙藤
- 雕头
- 天目木兰
- 小血藤叶
- 柃木
- 沙塘木
- 雪见草根
- 三铃子
- 白头翁
- 日中花
- 紫茎牙痛草
- 冷蕨
- 鸡毛菜
- 紫三角
- 麒麟吐珠
- 大麻药
- 白暨豚
- 矩叶酸藤果
- 云雾七
- 黄芩子
- 小杉藻
- 莎草
- 粗叶卷柏
- 辣蓼草
- 绿豆
- 石柑子
- 黄水藨叶
- 五香草
- 头发七
- 狐肝
- 地朝阳
- 大烟锅草
- 老鸦花藤
- 黄锁梅叶
- 蒲圻贝母
- 黑大豆叶
- 追骨风
- 灯笼泡
- 土白蔹
- 白花映山红
- 桑皮汁
- 薅田藨根
- 大叶紫珠
- 红毛叶马蹄香
- 川素馨
- 秋海棠茎叶
- 对马耳蕨
- 狗爪樟皮
- 罗星草
- 南蛇簕
- 大花素馨花
- 刀豆根
- 唐古特青兰苗
- 草柏枝
- 大火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