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常山
《中华本草》:滇常山
拼音注音
Diān Chánɡ Shān
别名
乌药、臭牡丹、臭茉莉、大臭牡丹、矮桐子、滇赪桐
英文名
Root of Yunnan Glorybower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植物名实图考》:滇常山生云南府山中。丛生,高三、四尺,叶茎俱如木本。叶厚韧,面深绿,背淡青,茸茸如毛。夏秋间茎端开花,三葶并擢,一球数十朵,花如杯而有五尖瓣,翻卷内向,中擎圆珠,生青熟碧,盖花实并缀也。花厚劲,色紫红,微似单瓣红山茶花,但小如大拇指,不易落。宋《图经》海州常山,八月花红白色,子碧色,似山楝子丽小,微相仿佛。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要、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um yunnanense Hu ex Hand.Mazz.s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滇常山,藻森,高1-3m。植株具臭味,幼枝、花序、叶及叶柄均密被黄褐色绒气,老枝毛渐脱落,有皮孔。单叶对生;叶柄1-6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形或心形,长4-14cm,宽3-10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心形,边缘具有不规则锯齿或波状齿,表面被糙毛,背面密生淡黄色或黄褐色短柔毛;侧脉4-5对,基部脉腋具数个盘状腺体。伞房状聚伞花序密集,顶生;苞片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3.5cm,早落;小苞片线形,长1-2.2cm;花萼钟状,红色,长6-9mm,被茸毛及少数腺体,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浅红色,花冠管短,多藏于花萼内,裂片5深裂,长圆形至卵圆形,长4-7mm;雄蕊4,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熟时蓝黑色,径约7mm,其大部分被增大的红色宿存萼所包。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3000 m的山坡疏林下、山谷沟边灌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形状
性状鉴别 茎多切成斜片。老茎直径1.5-2cm,皮暗红色,具纵裂痕,皮孔不明显,断面木部微黄色髓部较大,白色;幼枝皮黄绿色,有锈色毛茸,外皮不易剥离,为面髓部直径红 3mm。叶对生,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4-14cm,宽4.5-12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全缘或略呈波状,或有疏锯齿,两面有短柔毛;叶柄密被短毛茸叶气臭,味辛、微苦。
性味
味辛;苦;性温
归经
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行气。。主风湿痹痛;水肿尿少;胞腹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
复方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 滇常山根一至二两。煎服。②治高血压: 滇常山根五钱至一两。水煎去渣,加米酒煮鸡蛋一个,内服。③治痔疮,脱肛: 滇常山叶煮水外洗。 (选方出《云南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消胸肠膨胀,下气,利小便,消水肿,止气逆腹痛。2.《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疟疾。3.《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活血,消肿,降压。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常山
拼音注音
Diān Chánɡ Shān
别名
臭牡丹、矮桐子、臭茉莉、滇赪桐
来源
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滇常山Clerodendron yunnanense Hu ex Hand.-Mazz.,以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收根、叶,洗净晒干。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降血压。
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高血压。
叶:外用治痔疮,脱肛。
用法用量
根:0.5~1两;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滇常山
拼音注音
Diān Chánɡ Shān
别名
乌药、臭牡丹(《滇南本草》),臭茉莉(《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
《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根及茎叶。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落叶大灌木,高1~4米。枝暗红色,有纵向皮孔;幼枝密被污黄色短卷毛茸。叶对生,肾状卵形至卵形,长4~14厘米,宽4.5~12厘米,先端锐,渐尖,或圆形,基部心形或近截形,全缘或稍带波状,或具疏粗锯齿,两面均密生短柔毛,有臭气:叶柄密被污黄色或白色短毛茸。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长3~5厘米,密生短卷毛茸;次生花梗基部具椭圆形苞片;花柄具线状苞片;花白色,略带红晕,长约1.4厘米;花萼钟形,紫绿色,外部密生短柔毛,先端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冠漏斗状,裂片5;雄蕊4,花丝细。花药背着;雌蕊1,子房球形,秃净,柱头2裂。核果球形或倒卵形,蓝黑色,包于宿萼内。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分布云南、四川。产于云南。
形状
干燥茎叶,茎多切成斜片。老茎直径达1.5~2厘米,皮暗红色,具纵裂痕,皮孔不显:断面中心髓部较大,白色,木部微黄色。幼枝皮黄绿色,可见锈色毛茸;髓部直径达3毫米,外皮不易剥离,叶肾状卵形,被细茸毛,干燥后多皱缩卷曲。叶有臭气,味辛、微苦。以枝嫩、色绿者为佳。
性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苦。"
②《云南中草药选》:"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截疟,行气,利水。治疟疾,风湿,水肿,胀闷腹痛。
①《滇南本草》:"消胸膈膨胀,下气,利小便,消水肿,止气逆腹痛。"
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疟疾。"
③《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活血,消肿,降压。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复方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滇常山根一至二两。煎服。
②治高血压:滇常山根五钱至一两。水煎去渣,加米酒煮鸡蛋一个,内服。
③治痔疮,脱肛:滇常山叶煮水外洗。(选方出《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
《*辞典》
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不是医药网站,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资料仅供参考。
别人正在查
- 狍茸
- 牛筋果
- 深山酢浆草
- 山莓
- 石蕊
- 九层风
- 莳萝苗
- 金堂葶苈
- 山一笼鸡
- 黄茄花
- 大枣
- 白药
- 齿叶橐吾
- 水蔗草
- 螲蟷
- 朝天罐
- 海红
- 黑藁本
- 高粱米糠
- 大叶子
- 小构树叶
- 灯笼草
- 金钮扣
- 狗爪樟
- 女菀
- 三七草
- 金果榄
- 青竹标
- 蝎子七
- 刺竹叶
- 灰凤梨
- 黄锁梅叶
- 吊山桃
- 藤子甘草
- 大树三台
- 地梗鼠尾
- 云南红豆蔻
- 挂金灯
- 野海椒
- 箭杆七
- 棘刺花
- 山艾叶
- 破头风
- 高山金挖耳
- 川鄂山茱萸
- 蝲蛄石
- 大阳关
- 南方六道木
- 野荔枝
- 红头草
- 地茄子
- 铁筷子
- 腊梅
- 灵砂
- 球序鹅掌柴
- 桂花子
- 鲎壳
- 綟木
- 鹤草芽
- 里白
- 唢呐花
- 血水草根
- 狼尾草
- 天文草
- 光板猫叶草
- 红丝线
- 羖羊角
- 山核桃皮
- 大叶藻
- 四季素馨花
- 银朱
- 大苞叶千斤拔叶
- 水牛角
- 西南卫矛
- 毛蕨根
- 拐芹
- 土燕窝泥
- 炉甘果
- 血人参
- 粉叶地锦
- 越南樟皮
- 华东阴地蕨
- 十大功劳
- 麻风树
- 路边草
- 落新妇根
- 罗锅底
- 杏仁
- 南方红豆杉
- 篱栏网
- 水麻
- 使君子叶
- 凤仙花
- 野鸡脑
- 广西莲座蕨
- 羊肚
- 刺萆薢
- 莨菪
- 春不见
- 鱼鳔